第三章 地點人物對應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加密疑案 > 加密疑案 > 

第三章 地點人物對應

第三章 地點人物對應

辦公室裡,易文翰在看筆記,吉時則是在網上看阿加莎的推理小說,分別是喬川進行本土化改編,用以暗示現實案件的《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東方快車謀殺案》、《ABC謀殺案》。

接近零點,吉時終於在最後一本《ABC謀殺案》中找到了一根線頭。

“哥,第四起案件,喬川用甲乙丙分別對應ABC,而實際上,阿婆的原著中還有一個D,也就是第四個人,而喬川的筆記中,虛構的案件裡也有一個‘丁’,一個不在計劃中,卻機緣巧合下出現的人。”

吉時說話的工夫,易文翰已經把筆記翻到了相應的頁碼,讀出了吉時說的那一段。

這一次的系列案件精彩完美,犯案的人設計精巧,推理的我遇強則強。要說有什麼東西破壞了這一切的完美,那就是胡嘯的死。

說好的路人甲乙丙,死掉三個就夠了,可偏偏有個胡嘯混進來,他又跟“丁”扯不上關係,實在多餘。

不過說到底,破壞這個完美,製造這個路人丁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我,如果不是我質疑要把胡嘯這個壞蛋找過來旁聽推理,卞小山和李裕珏也就不必要殺死他。

我之所以找胡嘯來,本意是有他在,可以見證我的推理,讓那些人無法對我不利,也無法更改我的推理。沒想到非但沒能達成我的最初目的,還搞出了一個不該存在的路人丁,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多餘死者。

希望盧昶他們能夠找到胡嘯跟“丁”的某種關聯,把他定義爲路人丁。我相信只要肯找,哪怕是牽強了一些,也能找得到。畢竟胡嘯的關係網複雜,又是美國人的狗腿子。

沒辦法,我是個完美主義者,但願盧昶也是。

總之,我在北城的偵探故事到此爲止,尚城,我來了。

“沒錯,胡嘯就是丁,一個遊離於詭計之外的人物,”吉時興奮地說,“會不會這就是喬川在影射那第十一個人?”

“總不會那個人姓丁,或者排行老四吧?”易文翰覺得就算是這樣,仍舊是大海撈針。

“這個丁或者是D不只是指示某個人,還可能是某個地方,中的ABC就是這樣,既代表謀殺地點,是地點的名稱首個字母,也是被害者姓名的首個字母。”

“你的意思是既然查人是大海撈針,不如先查地點試試看?”易文翰覺得希望不太渺茫了。

“是的,萬一喬川是在暗示地點呢?他一直被軟禁着,一定希望獲救,如果這本筆記能夠先於他離開筒子樓,被有心人發現,說不定就能根據這個D或者是‘丁’的暗示找到他。”

易文翰想了想,猜測着說:“如果是地點,那麼所有帶‘丁’和‘四’字的街道場所,或者是丁字路口都有可能。範圍還是很大。”

吉時擺手,調皮地眨了眨左眼,含笑說:“查現在尚城地圖肯定不行,得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舊地圖。而且這個工作這麼費時費力,根本無需咱們來做。”

易文翰微笑搖頭,撥通了傅熙喆的電話。

這一晚,吉時和易文翰暫時休息,傅熙喆卻要召集人手加班加點了。他接到這個任務後非常興奮,只要是能夠幫他證明清白,他義無反顧,義不容辭。彷彿這個線索給他了,他要是查不出個所以然,自己身上的嫌疑就會又增添幾分。

清晨7點,吉時被易文翰的微信叫醒。易文翰發來一張掃描的舊地圖,是放大的局部,顯示街道名稱是四海路,路邊一棟建築被重點圈畫出來,上面顯示是一家餐廳,叫經緯西餐廳。

吉時正疑惑,這西餐廳有何特別,易文翰又發來一張地圖。這一次的地圖更加老舊,下面竟然標註是民國20年繪製。地圖還是局部放大,還是四海路的那一段,周圍建築有所變化,但不變的是那棟經緯西餐廳。只不過那時候那裡還不是西餐廳,而是美租界,地圖上顯示那裡是美國人的別墅。

“這家西餐廳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吉時發語音。

易文翰也回覆語音:“你放大看看,民國20年那棟建築下方的標註。”

吉時乍看上去,那個小方塊下面的確有像是兩個點似的小圖案,一開始他並未注意,還以爲是老舊的地圖被弄髒了。經過易文翰的提醒,他點開原圖放大。

雖然是掃描文件,雖然老地圖有些斑駁,但是放大後吉時很容易辨別,那根本不是兩個點,而是兩個字母,而字母的中間還有一個小圓點,也就是D•D。

“這是,是人名縮寫?”吉時馬上發語音向易文翰尋求確認。

“這是當時美國領事的家,他的豪華別墅,這位美國領事全名德里克•戴維斯,英文名縮寫正好就是D•D。喬川當年在尚城也算是個有點名氣的偵探,少不了跟外國人打交道,他知道這位領事的名字和住處不足爲奇。”

吉時又一次感嘆喬川在筆記中隱匿信息的能耐,“原來如此,怪不得這最後一個案件,喬川要改編,那是因爲他發現自己被囚禁的地方正好就在四海路,位於曾經的美租界,靠近美國領事D•D的別墅。這樣一來,就是地點和人物都對應上了。”

“70年的地圖上,西餐廳斜後方有個方塊,那裡曾經就是個筒子樓。我剛看過,那裡現在是小區,二十年前建成的,應該有回遷戶。”易文翰的意思是,如果他們的運氣足夠好,說不定能夠找到曾經在筒子樓里居住過的老人,問問喬川當年的情況。

“在哪見?”吉時發完微信便馬上起牀穿衣,迫不及待地奔向曾經禁錮喬川的地方。

從筆記到筒子樓,他們一直在追隨着喬川這個傳奇人物的軌跡,如今,喬川的故事和眼下的連環命案匯成了一個焦點,吉時有預感,他們距離真相僅有一門之隔,找到鑰匙就能開門。

20年房齡的老小區裡如今居住的老人很多,儼然已經成了養老社區。一大早,小區裡遛彎打太極的老人很多,目標太多,吉時和易文翰都不知道該從哪一位着手去問了。

“這些叔叔阿姨們都挺忙的,”吉時瞄準了不遠處涼亭裡逗弄自己鳥籠裡小鳥的那位大爺,“咱們去問問那位吧,老爺子看起來得有七十了。”

他們這趟過來找人打聽喬川,找的人自然是越老越好。易文翰燃起了希望,跟吉時一起朝老人所在的涼亭走去。

老人身子挺拔,滿面紅光,精神矍鑠,要不是滿臉的皺紋和滿頭的白髮昭示着他的高壽,光看精神狀態,這就是個中年人啊。

“大爺,跟您打聽個事兒。”吉時特意提高音量,生怕老人家耳背聽不到。

老人好像正愁沒人陪聊,看到有年輕人願意主動聊天,高興得很,笑呵呵地說:“不用那麼大聲,我聽得見。打聽什麼事兒啊?”

太好了,老人不耳背,交流起來省事兒不少,吉時親切地問:“咱們這個小區在建成之前,這裡有一棟筒子樓吧?”。

“有啊,我從前就住在那個筒子樓裡,一住就是三十年啊,九十年代筒子樓拆了,又過了幾年,這小區就建成啦,我們這有不少回遷戶呢。”

老爺子口齒清晰,思維清晰,爲人和善又健談,最重要的是,他是筒子樓的老住戶。吉時和易文翰彷彿中了彩票,而且是那種第一次買就中頭彩的感覺。

“那您知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個曾經也住在筒子樓裡的老頭,他叫喬川,瘸腿,啞巴,還有點瘋瘋癲癲,還有很多親戚輪流來給他送飯的嗎?”吉時急於兌獎,領獎品。

“知道啊。”老人家爽快回答。

“真的?”易文翰不敢相信他們這逆天的運氣,擔心這位老爺子有老年癡呆傾向,或者是吹牛皮,信口胡說。

“當然是真的,”面對質疑,老爺子沒了好臉色,強調說,“你們說的肯定是喬老頭,我見過他。我是不知道他叫什麼,但你說啞巴、瘸子和瘋瘋癲癲,又被親人們輪流照顧,那肯定就是喬老頭。”

“那有關於喬老頭,您還知道什麼?”吉時看了易文翰一眼,表示自己相信這位老爺子。

“我還知道,1972年11月3日,他死了,從3樓窗戶掉下去,摔死了。”

易文翰又質疑地問:“具體日子記得這麼清楚?”

“是啊,那天我過20歲生日,生日那天我住的筒子樓裡死了人,我能記不清楚嗎?”老人家咂嘴搖頭,爲20歲的自己感懷。

易文翰還是無法確定老人說話的真僞,他查過喬川的戶籍資料,想要查看死亡證明,但是因爲年代久遠,喬川最後又等於是被囚禁的狀態,他根本就沒有死亡證明。易文翰無從得知,他到底是什麼時候死的,怎麼死的,只知道喬川的死沒有被立案偵查。

喬川死於這位老人的生日,這也太巧了吧?吉時轉念一想,也許這巧合就是冥冥中的註定,喬川這個可恨又可悲的偵探,他活着的時候做過的錯事一直被埋藏在時間的河流之中,但至少他死了,他的死期被這位老人銘記着。

“他是怎麼掉下來的?”易文翰問。

老爺子明顯更喜歡吉時,不待見總是質疑他的易文翰,面對易文翰的提問,他翻了個白眼,不耐煩地說:“他瘋瘋癲癲的,肯定是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唄。要麼就是他想要逃走,以爲自己會輕功,能從三樓跳下去還安然無恙。他呀,肯定是總出逃,不然爲什麼親戚們要把他鎖起來?跑出去要傷人噠。”

“也就是說,沒人看見他是怎麼掉下去的?”易文翰覺得自己在明知故問,喬川大概率不是自殺,而是他殺,可是那羣人擔心東窗事發,一直不敢對喬川動手,怎麼就突然又要了他的命了呢?肯定不是發現了筆記的秘密,如果是,筆記也不會留存至今。

老人擺手,“天還沒亮他就掉下去了,早上上早班的人發現的,沒人看見。”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