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弟子比老師懂的多是什麼體驗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玄幻:我一劍重回十萬年前 > 玄幻:我一劍重回十萬年前 > 

142、弟子比老師懂的多是什麼體驗

142、弟子比老師懂的多是什麼體驗

一位大儒收爲弟子,卻不願?

韓嘯在想什麼!

周文標驚駭的神色掛在臉上。

劉光瞬間色變。

這是看不起宋濂,看不起昌寧書院?

若是如此,那來書院何爲?

“爲何?”宋濂面上神色不變,身形微微挺直,淡淡道:“老夫雖然未成儒道宗師境,但也算一代大儒,方圓萬里內,能在儒道修行中強於我者,不多。”

儒道宗師,比肩元嬰尊者。

宋濂語氣中之自信,明顯他雖不是宗師,卻差宗師不遠。

周文標差點一口咬斷舌頭。

這老傢伙原來這麼強!

早前自己在這老頭面前惡作劇,還活着,真是幸事。

韓嘯雖知道宋濂儒道修爲精深,也沒想到他已經是大儒巔峰境。

此等境界,溝通天地,一郡之地,都可封鎮。

只是其中需要付出絕大代價罷了。

同境的武修或者靈道修行者,絕不是他的對手。

若是魔道、妖修,怕是遠隔百里都要逃竄。否則,一掌鎮死了,只能自認倒黴。

這就是儒道大修的強大之處。

不過韓嘯看得出,宋濂身上已經氣血乾枯,怕是壽元無多。

此是儒道修行者的最大弊端。

不得壽。

當然,若是儒道能長生,天下怕盡是儒修了。

“院長大人見諒,韓嘯有職責在身,書院讀書怕是不多。”韓嘯向着宋濂一躬身道。

新軍組建最多三個月。

之後韓嘯就要去軍中了。

書院混三個月也就罷了,要是拜宋濂爲師,三個月後離開,似乎不妥。

“呵呵,原是如此。”宋濂聞聲一笑,擺擺手道:“怪不得這昌寧郡中許多大人物都爲你寫薦書。”

宋濂似乎知道新軍之事,只是也不多提,而是看着韓嘯道:“莫說三月,我儒道之中,多的是一字師、一日師,反倒是一世師的,纔是極少數。”

這就是說,三個月的師徒,也收?

韓嘯身形一整,雙手高拱於頭頂,一揖到底:“學生韓嘯,拜見老師。”

韓嘯這一拜,跟着他身後的芸娘小臉一白,連忙趴在地上叩頭。

只是,老師的老師,她該如何稱呼?

祖師嗎?

看着一躬一跪的兩人,宋濂手捋長鬚,哈哈大笑。

——————

入了書院,韓嘯才知道,黃金盛世,儒道之鼎盛不是沒有原因的。

天文地理、世間大道,只要能落於筆墨,行於諸身的,都在儒道包含之中。

宋濂領着他,帶着林筱兒和芸娘,花了大半日時間,在書院中轉了一圈。

然後又回到後院之中。

“經史子集、上古殘文,這些我涉獵不多,但我書院中藏書不少,你可自觀。”

“琴棋書畫、金石刻篆,雖不算我強項,大抵還是有幾分研習,你若不懂,可隨時來問我。”

“至於射御拳劍、兵書戰策,老不以筋骨爲憑,很多時候思緒也散漫了,怕是教不了你多少,不過我可以爲你尋院裡教習教授。”

……

坐在石桌前,宋濂一件件將能在書院中學到的都羅列出來。

說到最後,他看着韓嘯輕嘆一聲道:“其實,我知你來書院,並不爲學到什麼,只是,老朽厚着臉皮收你做弟子,怎麼也不能讓你空着手回去不是?”

這便是大儒。

心境之寬廣,非尋常修行者能及。

這大抵也就是爲何天道獨鍾儒道的原因所在。

“老師放心,韓嘯定然在這三月時間潛心研習儒道,絕不分心他顧。”

韓嘯一躬身,鄭重說道。

既然宋濂願意真心教他,他自然不會敷衍。

儒道乃是傳承數萬年的大道之一,其中必有了不得的精華,能夠涉獵,也是幸事。

宋濂點點頭,面上露出笑意道:“說來,我還不知你對儒道有幾分瞭解。”

韓嘯回想一下,盤算着回道:“經史子集涉獵不多,不過上古殘文倒是有過研習。”

後世對符紋的精簡、重組,大多是研究上古時代的一些大道痕紋而來。

韓嘯雖然沒有專門研習過,但後世有系統的書錄講解,他曾看過。

聽到韓嘯說研習過上古殘文,宋濂眼睛一亮道:“能研究上古殘文,這倒是難得。”

“至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倒是沒有多學。”韓嘯搖着頭道。

“無妨,都是小道,不算大事。”宋濂擺擺手。

“不過也曾解過一些玲瓏棋局,能以劍法入書道。”韓嘯斟酌着出聲。

解過玲瓏棋局?那種耗費心力,便是潛心棋道數十年的大儒,都解不出來的玲瓏局?

還有,以劍法入書道,是書道不是書法,此一字,天差地別。

宋濂有些遲疑的開口道:“當真?”

韓嘯也不廢話,直接上前,伸手抓住石桌上棋盒中的棋子往桌面上一撒,顆顆黑色棋子如繁星落在棋盤。

“真是玲瓏局……”宋濂點頭,又看向韓嘯。

韓嘯早有準備,從大袖中掏出一張卷好的紙頁。

紙頁緩緩展開,一個斗大的“道”字出現在宋濂面前。

宋濂渾身一震,豁然起身。

芸娘好奇的伸頭去看,只覺那個“道”字瞬間化爲一柄精光閃爍的長劍,直扎向她的腦袋。

“啊——”

她驚呼一聲,縮頭往後一竄,卻發現,根本沒有什麼長劍。

“好!”

宋濂目中放光,臉上露出驚喜之色:“將修行之道與儒道相融合,此是陶院長百年前便有的設想,只是一直未曾成功。”

說着,他將目光從那“道”字上挪開,看向韓嘯:“此字送於我,如何?”

韓嘯將紙捲了,遞向宋濂。

宋濂接過紙卷,小心的放入大袖中,然後好奇的看向韓嘯:“說說,你還有哪些擅長的?”

他沒想到,韓嘯竟然在儒道上有如此精深的研究。

“騎、射、御,戰、謀、策,皆略有修行。”

“數算、藥理、冶煉、天文、風土……有所瞭解。”

……

“大抵,就是這些了。”羅列了近百分類後,韓嘯方纔一拱手道。

後世雖無儒道,卻是將儒道分化,歸入其他經世百科,成爲便是普通人也能學習的常識。

何況韓嘯以劍入聖,心境近於天道,對這些他山之石,更是研習瞭解頗多。

無論以何道入聖,終究是殊途同歸。

宋濂白鬚微微抖動,麪皮肉眼不可查的抽搐。

韓嘯所說,近半他自己從未涉獵,甚至,從未聽說過。

這弟子,怕是難教了啊……

“嗯,修行之道,貴精而不在多,你先選幾門往後想要精研的告訴我。我再爲你參考謀劃一番,如何?”硬起頭皮,宋濂捋着白鬚道。

“弟子明白。”韓嘯一躬身,忽然擡頭道:“對了,弟子對茶道頗有研究,哪天老師一起喝茶?”

茶道!

宋濂點點頭道:“好。”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