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好一匹“胭脂馬”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四章 好一匹“胭脂馬”

第四章 好一匹“胭脂馬”

於樑並沒有帶着李駒立刻回城,而是找到一處溪流,將身上衣物的血跡洗乾淨後,又在手腳和臉上塗抹了一層泥巴,裝作進田地勞作的鄉民,這才慢悠悠的靠向豐順縣城。

只是兩人剛剛走到離縣城七八里地的外圍時,於樑便要李駒停下,他瞧見前方不遠處居然有哨卡,出入的都是官兵,並不允許百姓通過。

以於樑的閱歷立刻意識到城中的情況恐怕比想象的還要糟糕,看這官府的陣仗,怕是城中的亂局還會持續好幾天……還是那句話,斬草除根,昨晚官兵們殺平民可是一點都不手軟,明顯是上頭授意,不準放跑了任何可疑人選。

於樑緊緊皺起了眉頭,對豐順縣的前景相當不看好,他知道城中的百姓淳樸,彌勒教召收了不少信徒,若算上接受了什麼符紙和經文之類百姓,怕是整個城池都會被大清洗一遍……這種情況城中還會有多少活人?

“我們走吧……儘快離開這裡。”,於樑低聲吩咐道,不由分說的帶着李駒扭頭就走。

這李駒驟然失去親人,整個人渾渾噩噩的,走了幾裡地後便腳下直打踉蹌,於樑見他面色緋紅,伸手摸了額頭,一片火燙,便知道這小子多半是染了風寒。

“小鬼,千萬別病倒啊,給我挺住了……”,於樑急得直皺眉頭,將李駒背在背後,想了想朝着北方走去。

兩人沒有路引,進不去周邊縣城,而且以豐順縣的高壓態勢來看,周邊縣城多少都會被波及,於樑也不想才脫虎口又入狼窩,乾脆在半路攔了一輛過路牛車,拿出一些銅錢請車主將他們送往外州。

雖然沒有對口醫藥,但於樑還是憑藉後世的醫學原理,估摸了一些土方子,在沿路老鄉家裡煮了滾熱的姜蔥湯,給李駒喝到飽,同時又買了一些厚實衣物給他捂汗。

連着折騰了好幾天後,李駒的病情終於好轉起來,只是整個人都厭泱泱的樣子,顯得沒精打采。

於樑知道這是他想念父母的緣故,對於心病,他的確沒什麼好的排解法子,只能讓李駒自己抗過來。

輾轉一段時間後,李老漢臨行前帶的些許盤纏已經快被用光,此時兩人也剛好出了衛州,進入了幷州地界。

這幷州是個大州,人口地盤都比衛州大得多,風土人情也並不相同,與農耕爲主的衛州比起來,這幷州人由於地處邊關的緣故,顯得更加好武,沿路遊俠兒騎馬飛奔的場景屢見不鮮,身手一個比一個好。

wWW▪ttκá n▪C○

當然,於樑對這些武人沒多大興趣,他盤算了一下,覺得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弄到一份路引,否則沿路州縣都進不去,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施展不開。

一念至此,於樑便帶着李駒大膽的朝着毗鄰縣城邊上走,想看看城門守衛是否森嚴,若能混進去的話就更加完美了。

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城門口居然大門緊閉,外面圍着不少人,遠遠看去,衣衫襤褸哀鴻一片,竟然像是一羣流民……於樑頓時好奇起來,這大唐朝的普通居民雖然不算富裕,但也不至於過不下去,一個縣城有個把個流民乞丐那是自然,但如此成千上百的數量顯然不大正常。

當下他湊過去瞧個究竟,只見這羣人圍着城門在有氣無力的叫嚷着,一個穿着官服的人在組織城中小吏熬着稀粥,看樣子像是要免費賑濟流民。

有這等免費伙食不吃那纔是怪事,特別是眼下盤纏見底,自然能省一點是一點,於樑便要李駒在人羣外面等着,自己則靠上前去排着隊,好不容易搶到了兩碗稀米粥,趕緊端過來讓李駒趁熱喝了。

一碗用糙米熬成的粥,整個碗底都沒瞧見幾顆米粒,清晰的甚至能照出於樑的倒影。

“媽的,人家穿越過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你咋就混到喝這玩意了?”,以只有自己才聽得到的聲音自嘲了一句,於樑無奈的咧咧嘴,張口咕咚咕咚的喝了個乾淨。

他肚子還沒飽,正想再去要一碗,突然聽到不遠處施粥處一陣吵鬧聲,定睛一看,卻是五六個流民圍着另外一個人,似乎在爭執着什麼。

於樑心頭好笑,心道大家都混得跟狗一樣了,還有心情吵架,真是閒得慌了,搖搖頭繞道過去,卻猛然聽到一聲暴喝,“你們趕緊滾,否則我不客氣!”

這聲音,居然是個女的?於樑好奇的張望了一眼,發現聲音是出自那個被五六個流民包圍的人口中。

“喲呵,還是匹胭脂馬呢,爺就喜歡潑辣的!來,讓大爺爽爽。”,這五六個流民顯然沒有把這聲威脅放在心上,口中花花的朝着中間那女子摸了過去。

“哼!找死!”,那女子冷哼一聲,非但不躲,反而欺身上前,劈手就是一掌,勁力之前甚至帶着虎虎風聲,爲首那流民猝不及防之下被打了個正着,聲都沒吭一聲便軟到在地上。

喲!女人會武術,流氓都擋不住啊……於樑從來沒見過女人出手得如此乾淨利落,甚至比後世電視上的搏擊看起來還要快,還未等他瞧得清楚,那女子已經幾個起落,短短几秒功夫便將這些流民都放倒在了地上。

周圍看熱鬧的人羣頓時散開了一大圈,這看戲可以,傷及自身那就得避而遠之了,瞧見那些躺在地上"shen yin"的流民的慘狀,剩下的人可沒膽量再敢上前聒噪。

真厲害!於樑看得吐了吐舌頭,也儘量站開了些,偷眼看了看這虎一樣的女子,只見她身材頗爲高挑,哪怕是穿着破爛的粗布衣服也難掩身段,********的,也難怪這幾個流民會起歹心。

只是她一頭亂髮散開,蓬頭垢面的看不清楚面容,倒是被額發遮着的眼睛時不時露出精光,顯得殺氣騰騰,非常有威懾。

這一番小插曲並沒有引起現場官吏的注意,他們賙濟流民也不是一兩天了,什麼情況沒見過,流民之間逞兇鬥毆那是家常便飯,只要沒出人命的話,基本都是採取任由他們鬧的對策。

這些流民吃了稀粥後三三兩兩的散佈在城外面席地而坐休息,官吏們也不阻止,還拿來了不少破席子鋪在地上,只是城門依舊緊閉,顯然不會讓流民們進城。

於樑在人羣中轉了幾圈,大致摸清楚了這隻流民的動向,這些人來自各個州縣,都是失去土地的鄉民,在官府政策的號召下,準備前往邊關之地紮根,謀一份生計。

按照他們的說法,只要肯去邊境開荒,便可以在那邊落籍,並且可以向官府賒賬,領取農具和糧種,租用官家土地耕作,來年再來還賬。

這種鼓勵耕作的政策於樑再熟悉不過,頓時聽得他大爲意動……倒不是看上了那種田什麼的,而是落籍!

有了籍貫,能夠自由出入州縣後,以他的本事,何愁找不到迅速發家致富的辦法。

“大新聞啊,大新聞啊,你們聽說沒有,衛州那邊出了一檔子大事!”,於樑正和李駒坐在地上休息時,猛然聽到流民中有人大聲喊話,兩人頓時齊齊睜開眼睛。

衛州!難道跟豐順縣有關?於樑使了個眼色,讓李駒不要激動,自己則靠過去聽究竟。

“……前幾天衛州那邊出了大事呢?我聽那邊來的幾個弟兄說,衛州治下幾個縣城被彌勒教佔領,引得官軍出動,殺的那是血流成河啊,那些彌勒教的僧衆負隅頑抗,將城中百姓都拿來做擋箭牌,那叫一個悽慘,據說整個城池就沒有剩下幾個活人呢。”

於樑聽到這話時,頓時心中一沉,知道自己預想到的最壞情況果然發生了。

“那官軍到底將彌勒教的人抓完了麼?”

“當然抓完了,你們也不想想這次指揮的人是誰啊?那可是寧王!人家是邊關出來的虎將,打得突厥人丟盔棄甲的,區區幾個邪教徒,算是什麼事……”

寧王!居然真是京城官府來的大人物!於樑心中一驚,頓時在腦海中回憶了一下這寧王的事蹟。

當今皇上第四子,名叫李隆乾,是嫡長子,今年三十四歲,以前封地一直放在邊關,最近兩年前被詔令回到京城。

知道了這人身份,以林克的官場經驗,頓時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猜了個大概……這寧王居然是在殺良冒功!

那彌勒教衆最多不過區區百餘人,憑藉地方衛所兵力剿滅都綽綽有餘,哪裡用得着動用京城的精銳,他爲了戰績好看,肯定是多殺百姓來湊數,顯得這賊匪勢力龐大,更加突顯戰功與聲望。

“哼哼,寧王麼?我記住你了,給老子好好等着……”,於樑嘴角閃過一絲冷笑,在他眼裡,不要說是寧王,哪怕皇帝都不如自己一顆手指甲重要。

今日你得罪了我,來日我必定百倍奉還!

於樑的眼神中涌起了怒火,冰冷的眸子低垂了下來,也沒有興趣再聽流民們吹噓,轉身就走,只是他眼光碰巧瞄到剛纔那動手的女子身上時,竟然意外發現,這姑娘的雙拳也緊緊的捏着,顯然在控制激動的情緒。

有意思!於樑眼睛一眯,心中又有了計較。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