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命規劃師 > 生命規劃師 > 

第796章 言盡於此

第796章 言盡於此

兩家人加起來也就不到六十人。

等人齊後,楊佶聯繫宋明月,讓她找楊成把這兩家人安排到楊家堡外堡。

住那裡其實福利是一樣的,楊佶只是讓楊成給他們一家能幹活的都安排一份長工。

至於孫大年李雲風,他們再差楊佶也想讓他們修煉下去,乾脆就讓楊成帶着算了。

他們這輩也許不行了,但兩人多多少少學到一點點,以後可以傳到兒子身上嘛!只要他們一家終能出個天賦不錯的人,便可了卻他們的心願。

至於這期間需要花多少年、需要幾代人去拼搏,那就不關楊佶的事情。

楊佶把楊家堡的情況稍微跟兩人解釋一下。

這其實是多此一舉,兩家人過去後,楊家堡什麼情況自然就慢慢了解了。

一切準備妥當,楊佶把他們一個個塞進空間錦囊發給宋明月.........

三天後!

楊佶讓手下停止再收信息,就着手頭的資料整理一遍。

三天的收穫真是不少了。

幾家人在翔雲城橫行已久,又怎麼不會有仇人呢!

最讓楊佶無語的是:

裡面居然有相當一部分是舉報城中另一門閥許氏的,還有其他大小富豪。

一不做二不休,楊佶直接招開審查大會。

其實真要講證據、這裡面大部分是無法定罪的——

楊佶也懶得管了,照本宣科直接判!

有史以來,只見大戶誣告小民,那有小民敢誣告大戶........

於是、整個翔雲城陷入一場整頓潮,該賠償的賠償,該殺的殺。

腥風血雨之後,楊佶也滿足了。

吳家因爲其他事,已賠得連大房都拍賣掉。

其他兩家也不見得好過,楊佶審案、基本是以賠償爲主,能殺的殺,只需要坐牢的仍然是交罰金......

讓他們賠得傾家蕩產是他的心願——

坐牢是沒意思的。

等他一走,這些人肯定想辦法出來。

這一場風波,楊佶一行在翔雲城足足停頓了十天.......

臨走前,他把城裡的大戶聚集一起開會。

“各位!你們別怪我心狠手辣,你們想想,沒做過這些事,我心狠手辣也拿你們沒辦法是不是?你們看看城中,大部分安分守己的大戶不是好好在嘛。”

“好吧!我的隊伍明天就走,目的是你們的京城。說句不好聽的,你們自求多福吧!進京之後,誰也不清楚接下來會怎麼樣,但我告訴你們,此事已過,接下來的日子,希望你們記得今日之禍。”

“別想歪念頭。你們用腦瓜子想想,我三萬長風騎,那怕我派十個人過來查,你們還犯事就死定了。”

楊佶輕輕拍着公案。

“要反可以,等你們那天誰家出了聖人再說。如果你們不瞭解我,可以派人去大景京城打聽打聽哈!大王我都弄倒幾個,你們千萬別自誤,給我一個殺你們的機會。言盡於此,大家好自爲之吧!”

連哄帶嚇、幾分鐘後,楊佶把這幫人轟走。

就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又不是一個人,三萬長風騎啊!隨隨便便派幾個人過來他們就吃不着兜着走。

至於把他們撥乾淨?

這真真是沒必要的。沉了袁大戶,遲早又起個蔡大戶。

反而後起的大戶會忘了翔雲城有發生過這種事情。還不如就留下這些人,起碼他們在謀取利益的時候會考慮一下後果.......

次日一大早!

三萬長風騎齊齊開撥,朝大晉深處邁進!

按說、雖然三萬騎雖然強橫無比,但到了一些大郡,別人也是有好幾十萬人守區域的。

楊佶自然沒那麼無聊,無端端挑起戰鬥。

此時深入大晉,別人四面八方殺過來,他雖然不擔心,但令長風騎出現大的傷亡他也心疼。

眼下這支三萬精銳、不折不扣可是他的隊伍,他當然捨不得亂來。

要解決也很容易,把大景王的聖旨拿出來,說明他這支隊伍是進京替換京城駐軍的隊伍......

這是正常正當的軍事調動,所到之處,不管待不待見,起碼沒人想跟他們幹一仗!

大晉的國土面積,其實並不比大景小,甚至因爲他處於內陸,湖泊衆多,在食物方面比大景還豐富。

再怎麼豐富,也就豐富而已!

如果不帶一個靈字,還有什麼食物能吸引來自大天朝的楊佶呢!

這些天,他也懶得出去麻煩各地大小官員,只與三萬長風騎吃住在一起。

隨便吃什麼都是吃,真吃不下,他也可以讓韓泫雅她們順帶一點過來嘛!

當然、藉口就是嬌嬌要吃........

把嬌嬌推出去當擋箭牌是絕對有效的,不管是韓泫雅還是夏清竹,反正兩頭都會盡量滿足她。

唯一一點不好的就是:

嬌嬌什麼都能吃,從來沒見她挑過任何食物........

一路風塵僕僕,第二十日後,三萬長風騎進入大晉京城——奉明城!

這座大城——

楊佶的隊伍一路有專人引領,他自然是不用去對照系統地圖認路了。

事實上,奉明城與大景京城、從楊佶的角度、他不好分辨出其中的詫異在那裡。

不就從這城到那城嘛!

比如大天朝、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多去了,感覺就是如此,從這座去到另外一座。

都是超級大城,僅僅如此!

按他的想法,這座城剛剛經歷戰火洗劫,應該是到處破破爛爛的。

但此時所入眼處,一片歌舞昇平的境況,完全看不出打仗的痕跡。不過想想也是,一來這場仗只是冷兵器年代,那怕修士的破壞力嚴重一點,但人民的建築能力、絕對比大天朝古代人民要強.......

單就力氣方面就沒得比了、

隊伍浩浩蕩蕩,直進入一處無比寬敞的操場。

此時、操場外聚集着一羣人,似是在等候?

楊佶不認識夏春秋這二兒子,直到臨近下馬,雙方有人出來交接.......

夏春秋的二兒子也是堂堂一品大員,更是統領三軍的元帥,論級別一點也不在楊佶之下。

如果不是楊佶受王命所來,他根本不用出來迎接。

一句話,他是出來迎接聖旨的,與楊佶無關。

這一番交接,整整討論了近半個小時——

楊佶也是見鬼了!

你大爺的。這裡應該是大景駐軍營地,他們居然在營地外面討論起來,幾個意思?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