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密電碼 > 中國密電碼 > 

第163章:勸降策略

第163章:勸降策略

這個土匪名字叫鍾建祥,淞滬會戰之前,曾在上海做過水警隊長,因與上司不合,後回老家做了縣保安團團長。此後抗戰硝煙瀰漫到了這個小縣城,鍾建祥也就提前安排家人撤離此地,國軍稍作抵抗便在夜間撤防了,只獨獨留下了縣保安團。

鍾建祥沒有預想到國軍會有這麼一手,發現國軍都已經撤走時,保安團已經被圍困在縣城裡,拼了老命,撕開日軍包圍圈的一個豁口,從而僥倖逃到了深山密林之中,也就逐漸形成了現在這個令日僞頭疼的土匪武裝。

伊藤一行人來到了縣城,見到了鍾建祥的老父親。出於禮節,伊藤還是很尊重老者的,請老者喝茶、問好,可這位上了年歲的老者卻卑躬屈膝,一副奴才模樣。同爲中國人,沈硯白看見這樣毫無羞恥的老者,都覺得臉紅的發燒。

老者說,願爲太君效犬馬之勞,其子愚鈍云云。

伊藤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交談,他甚至懷疑老者與鍾建祥是否是親生父子,如此孱弱的、不知廉恥的父親,怎麼會有這麼一個強悍、不屈的兒子呢!

此前,日僞漢奸曾命其父親寫過一封勸降信,後捎給了鍾建祥,鍾建祥看到信後,將書信撕的粉碎,並讓日僞談判代表回去轉告父親,忠孝兩難全,一身戎裝自是保家衛國爲首選。

與老者交談之後,伊藤又與先前勸降的日僞代表開了一個分析會,日僞代表認爲鍾建祥麻木不仁,不念及父子之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悍匪。

伊藤不贊同這種觀點,他說,如果鍾建祥真的不念及父子之情,你們去談判也就回不來了,正是因爲他父親在你們手上,他纔有所顧忌,不敢對你們下手,這就說明他其實還是很在乎他的父親。

伊藤也就是想以其父親爲突破口,再次與鍾建祥談判。日僞代表說,上次談判時也利用其父親的生死做威脅,但鍾建祥油鹽不進,並說願意殺就殺,倒正好成全他的忠義之舉,他不在乎。

伊藤認爲鍾建祥還是在乎其父親的生死,只是此人有大局觀,看的比較深遠一些而已。伊藤認爲鍾建祥料定日僞不會輕易對起生父動手,故此說的那麼絕情。勸降沒有奏效,總歸是方法不對。

見伊藤有意親自去土匪窩談判,日僞一衆人都說風險巨大,並勸伊藤不應該親自前往。石川也勸伊藤不要冒險,他還說身份、職位上也不對等,這樣的談判很不合適,石川表示自己願意代爲前往談判。

沈硯白也站了出來,她提出伊藤顯然不合適親自出面,石川同樣也不宜出面,畢竟日本人的身份過於敏感,怕是鍾建祥更不容易接受談判,甚至會激怒他。

面對一個頑固不化的悍匪,沈硯白的建議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伊藤也似乎受到衆人言論的影響。伊藤是對鍾建祥的資料有過深入研究,他認爲鍾建祥受過良好教育,不至於無法交流,但回頭想想這些年此人做土匪的經歷,更有他手下一衆土匪或許真容不下談判的場面,由此做出什麼不顧後果的事情來,也是有可能的。如此想,伊藤才覺得親自去談判的確有不可控的風險。

伊藤最終放棄了親自去土匪窩的打算,他只是想有一個可以與鍾建祥平靜坐下來談話的機會,顯然這並不容易。

沈硯白提出還是先以圍剿,兼顧勸降的策略,這樣是最穩妥的。沈硯白之所以提出圍剿,這是她知道圍剿不會有多大效果,否則早就圍剿成功了,她提出建議,也只是表示自己的存在,以及對日僞的所謂忠誠。

果然,沈硯白一提出圍剿,當地日僞就說,這股悍匪異常狡猾,山高林密,日僞部隊很難對其形成有效打擊,此前多次圍剿均沒什麼效果,而且日僞部隊每次都有傷亡,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沈硯白非常清楚,自己的建議一定會被人駁倒,所以早就想好了對策,表面上算是爲挽回面子,沈硯白又提出了另一個建議,她繼而提出,圍剿不行的話,就拿鍾父開刀,不相信鍾建祥真的不在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留着鍾建祥的父親也沒什麼價值,以通匪之名殺了算了,省得麻煩。

沈硯白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建議看上去的確是心狠手辣,不過她認爲像鍾父這樣人活着本身就沒什麼意義,對鍾建祥來說,這老爺子就是一個拖累,其父死於日僞手裡,反倒是件好事。

沈硯白的這個建議,實際上也是大多數當地日僞的想法,只不過南京新政府一直在招兵買馬,鍾建祥所部也在南京新政府的視野之中,所以想要對鍾父動手,是需要南京方面的同意,這次伊藤前來處理這件事,不僅是奉命日本派遣軍之命,也是南京新政府授權的,所以也只有伊藤有這個權利去處置鍾父。

見伊藤的助理沈硯白提出這個建議,當地日僞立刻響應,認爲這是可行的。伊藤暫時沒有更好的方案,於是決定按沈硯白的意見,先做一個計劃出來,然後再討論這個計劃是否具有操作性。

這次計劃的制定做到了羣策羣力,當地日僞更熟悉情況,計劃的方案設計以他們爲主,其實也沒什麼新鮮的,縣城及周邊鄉村大量張貼告示,以一週時間爲限,讓鍾建祥到縣府大院來,協商議和大計,如若不來,以其父通匪之名,將被當衆斬首。

沈硯白提出可以在告示中加上承諾內容,可以以縣府名義承諾此次商談成功與否,都將保證鍾建祥的來去自由,並讓全縣百姓做監督。

沈硯白的這個提議,當地日僞沒有任何迴應,實際也就表明他們並不認同,但伊藤拍板接受了沈硯白的這個建議,顯然沈硯白與伊藤的想法是一致的。

之所以要張貼這麼一個告示,只是爲創造一個與鍾建祥坐下來談判的機會,的確是勸降,但目的並不是要幹掉鍾建祥,殺了鍾建祥一個人,餘下的四五百人土匪武裝依舊存在,所以爲得人心、得輿論的做法就是沈硯白的建議,讓鍾建祥來去自由,以此表達最大的誠意,或許這也是雙方合作的一個良好開端。

至於是否真的讓其來去自由,會議上沒有人真正討論過。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