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隱蔽的歷史 > 隱蔽的歷史 > 

功高孟德,禍比董卓

功高孟德,禍比董卓

功高孟德,禍比董卓

——北魏王朝的掘墓人爾朱榮

北魏王朝本來是國力強盛、控弦百萬的北方大國。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全面漢化,此舉一方面催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另一方面,馬背民族一旦經儒釋道浸染,精粹與渣澤不加選擇地全部吸收,勃勃雄武頓時變成儒雅奢靡。尚武之風急劇消褪,南朝坐談之俗頓侵,馬上雄豪搖身變成爲衣冠士人,整個國家又處於北方周邊少數民族的窺覦之下,隱患已經悄然滋長。如果有個壽命稍長而又柔仁的守成之主,王朝命運可能會更長久一些。偏偏魏王朝皇帝壽數不永,往往二三十歲就得病而死,或是在三四十歲的壯年被弒,或是十幾二十歲就被母后鴆殺,孝文帝死後,其子世宗宣武帝在位十七年,三十三歲病死;宣武帝的兒子孝明帝六歲即位,在位十三年,十九歲時被親生母親胡太后毒殺。胡太后臨朝秉政,**自恣,佞佛建廟,內寵面首,外侈財物,對人民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致使上恨下怨,民不聊生。其時倒沒什麼外憂,北方的柔然和南方的樑朝均沒有對魏國有大規模戰事,反而國內人民造反,盜賊蜂起,堂堂大魏竟在短時間在內部被蛀空,只等着一隻強有力的手輕輕推它一下,就馬上形成摧枯拉朽的局面。

英雄莫問出處。在羣雄四起、狼煙遍地的情勢下,爾朱榮出場了。

部落酋長,亂世立功

爾朱榮,字天寶,魏國北秀容人。爾朱榮的先世一直居住於爾朱川這個地方,因此以居住地爲姓氏。幾代以來,爾朱氏一直是部落酋長,屬於契胡種。爾朱榮的爺爺名叫爾朱代勤,曾數次跟隨太武拓跋燾外出征伐,屢建功勳,獲封爲立義將軍。爾朱代勤曾與部落之人在山中圍獵,部民射虎,誤射中他的大腿。爾朱部落當時仍屬於奴隸制社會的習慣,奴隸竟然以箭中主,按常理必死無疑。爾朱代勤自撥箭鏃,竟然沒有推問射箭之人,他對左右說:“這是誤射,我怎能忍心加罪於人啊。”其部落之人知道這一消息,都很感動,更加忠心於他。老頭子心善人好,九十一歲善終。

爾朱榮的父親名叫爾朱新興,世襲酋長。到他這一輩財貨更爲豐盈,牛羊駝馬無數,以山谷爲計量,而不是論只論頭來算。朝廷每有戰事,爾朱新興都出人出馬,出錢出糧,孝文帝非常高興,拜爲右將軍、光祿大夫。遷都洛陽後,特別准許他冬朝京師,夏歸部落。每次入京朝會,王公貴族都以大量珍玩相送,爾朱新興也報以名馬回贈,人緣極好,又被加封爲散騎常侍、平北將軍、秀容第一領民酋長,整個南北秀容都歸爾朱氏統領。肅宗孝明帝時,爾朱新興懇請把酋長位傳給兒子爾朱榮,光榮退休,幾年後壽終正寢,終年七十四歲。

初讀《資治通鑑》,想象跋扈無道的爾朱榮相貌肯定和安祿山差不多,是個腹大如輪,滿臉絡腮鬍子、醜陋骯髒的大胖子。細讀《北史》、《魏書》等史籍,才知道爾朱榮“潔白、美容貌,幼而神機明決。”原來是個皮膚白皙、容貌俊美、自小就聰明伶俐的美男子。長大以後,爾朱榮喜歡射獵,每次召集部民圍獵,都以軍陣之法行之,號令嚴肅,衆莫敢犯,如同真的行軍打仗一般。爾朱榮曾經和爾朱新興同遊祁連池,忽然空中雲間響起簫鼓之聲。爾朱新興對爾朱榮說:“聽部落老人講,凡是聽見這種聲音的人都能位登公輔人臣之位,我現在老了,應該是應驗在你身上。好好努力吧。”

爾朱榮襲爵後,恰值肅宗孝明帝正光年間,胡太后總持朝政,四方兵起,天下大亂。爾朱榮招合義勇,給其衣馬,先是跟隨李崇和侵入魏境的柔然可汗阿那環作戰,率屬下四千人奮勇追擊,追敵至大漠。接着,他又受命鎮壓南秀容萬子乞真的反叛,平滅秀容郡乞扶莫於的起義,獲封爲直閣將軍、平北將軍;瓜肆的劉阿如作亂,敕勒的北列步若作亂,都被爾朱榮討平,以功封安平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魏國鼎沸之時,他又破斛律洛陽於深井,驅逐費也頭至河西,武功赫赫,升爲北道都督。不久,魏王朝覺得這樣能打仗的人不多,又封他爲武衛將軍,不久又加使持節、安北將軍、都督恆朔討虜諸軍,進封博陵郡公,增邑五百戶。

南征北戰之中,人馬不過一萬的爾朱榮逐漸弄清魏朝的虛弱,瞭解到數以十萬、百萬計的王朝軍隊和作亂的烏合之衆皆不堪一擊。他轉戰至肆州時,刺史尉慶賓對爾朱榮又討厭又害怕,緊閉城門不讓爾朱榮入城。爾朱榮大怒,攻撥肆州,把自己的族叔爾朱榮羽生任命爲刺史,把魏朝的刺史尉慶賓關押在秀容郡自己的地盤。這事如果發生在承平之時,是謀逆造反的大罪,但當時國內處處反叛,爾朱榮兵威又盛,魏朝也不敢責問,還又加他爲鎮北將軍一銜。

鮮于修禮反叛消息傳來,爾朱榮上表要求帶兵東討。朝廷大喜,加封他爲徵東將軍,都督並、肆、汾、廣、恆、雲、六州軍事,進階爲大都督,加金紫光祿大夫。等到魏朝反叛的鮮卑人葛榮軍勢隆盛時,爾朱榮害怕葛榮南逼鄴城,上表要求出兵三千增援相州,肅宗沒有答應。接着,他又上表要遣兵守滏口以防山東賊西逃,以胡太后爲首的朝廷又不許。爾朱榮大怒,廣招人兵,北捍馬邑,東塞井陘,儼然已成一方軍閥強梁。

肅宗孝明帝與母后胡太后鬧僵,私下密詔爾朱榮進兵洛陽。爾朱榮大喜,立馬起兵。走在半路,聽聞孝明帝已經駕崩(年十九歲,被胡太后毒死)。興頭正盛的爾朱榮聞訊怒不可遏。他抗表朝廷,指責說:“……今海內草草,異口一言,皆雲大行皇帝,鴆毒致禍。臣等外聽訟言,內自追測。去月二十五日聖體康健,二十六日奄忽升遐。即事觀望,實有所感……方選君嬰孩之中,寄治乳報之日,使奸豎專朝,賊臣亂紀,惟欲指影以行權,假形而弄詔,此則掩眼搏雀,塞耳盜鐘。……”

爾朱榮勤兵擁衆,直指京師殺來。同時,他又派遣從侄爾朱天光等親信密見長樂王元子攸,並於武秦元年立元子攸爲帝,是爲敬宗孝莊帝。莊帝封爾朱榮爲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開府、兼尚書令、領軍將軍、領左右、太原王,食邑二萬戶。胡太后派面首小白臉李神軌統軍抵擋,兵鋒未交,李神軌就扔下軍隊跑了。爾朱榮大軍入京,胡太后見了爾朱榮還想辯解,昔日連見天顏機會都極少的秀容首長現在已是牛氣沖天,拂衣而去,派軍士把胡太后和三歲的小皇帝扔入黃河淹死。

挾帝自重,掃平宇內

爾朱榮在擁立元子攸爲帝的同時,又把子攸的兄長彭城王元劭和弟弟霸城公元子正都一起弄到河陽,封元子邵內爲無上王,元子正爲始平王。

除掉胡太后和幼帝后,爾朱榮的親信費穆勸說道:“您屬下人馬不過萬人,現在直逼京都,前面並無攔路之師,既沒有大勝之威,朝中羣臣暗中也不會服從於您。如果您不大行誅罰,把朝廷官員換成自己人,恐怕您哪天離開朝廷一步,肯定就會內中變起,有禍事發生。”爾朱榮覺得費穆所言極是。他又問另一個親信慕容紹宗:“洛陽人士繁盛,驕侈成俗,我想趁百官迎拜新皇帝之時,一併殺之,你認爲如何?”慕容紹是個明白人,他勸說爾朱榮:“胡太后荒淫失道,奸臣弄權,四海沸騰,所以明公您才趁機興義兵以清朝廷。如果無故殲夷朝士,忠奸不分全都殺掉,恐怕大失天下所望。”

爾朱榮不聽。他請莊帝循河西至河陰,引導百官於行宮西北,告之大家說要祭天,不能請假。百官聚集之後,爾朱榮撿個高臺四處望,立馬於上,大聲叱責說:“天下喪亂,肅宗暴崩,都是你們不能輔弼造成。而且朝臣貪虐,個個該殺!”言畢,縱兵大殺。(死難朝臣人數極多,據《北史》、《魏書》記載有一千三百多人,《資治通鑑》記載有兩千多,反正是上至丞相高陽王元雍、司空元欽、義陽王元略,下至正居喪在家的黃門郎王遵業兄弟,不分良奸,全部刀劈斧砍,殺個精光。)爾朱榮又讓軍士鼓譟:“元氏既滅,爾朱氏興!”

接着,他又派兵士舉刀奔向行宮。當時的孝莊帝正與兄弟往帳外走,想看看外面發生什麼事情。幾個軍士抱住莊帝,聲稱防衛,擁入帳中。餘人就把兩個王爺砍成幾段。聽見兩個兄弟帳外慘叫,莊帝元子攸慌問究竟,軍士也不回答,逼着他走到河橋,軟禁於帳篷之中。

莊帝憂憤交加,沒想到剛做皇帝幾天不到,親兄弟就橫死在眼前。他派人對爾朱榮說:“帝王迭興,盛衰無常。今四方瓦解,將軍奮袂而起,所向無前,此乃天意,非人力也。我本相投,志在全生,豈敢妄希天位!將軍見逼,以至於此。若天命有歸,將軍宜時正尊號;若推而不居,存魏社稷,亦當面擇親賢而輔之。”

爾朱榮屬下高歡勸他稱帝。另一將領賀撥嶽陳說相反的意見:“將軍首舉義兵,志除奸逆。大功未立,馬上稱帝,正可快速招惹禍端,不見得有什麼好事。”爾朱榮很迷信,派人鑄他自己的金像。魏王朝凡做重大抉擇時,比如選皇后等,常常鑄金人以卜吉兇。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爾朱榮信任的一個巫師也勸他,說天時人事都不成熟。估計是誅殺朝臣太多,一方小酋長幹出這樣大事情,精神大受刺激,加之迷信作祟,爾朱榮精神恍惚,不能自持,呆立了半晌才緩過神來,說:“犯下如此大錯,當自殺以向朝廷賠罪”。賀撥嶽勸他殺掉高歡以謝天下。左右勸止。當夜四更時分,爾朱榮重新迎回莊帝還宮。他從馬上滾落,向莊帝叩頭請死。此時莊帝只是個傀儡,自己保住性命能不死正慶幸,哪還敢讓爾朱榮死。

爾朱榮屬下契胡兵士殺掉這麼多王公大臣,都不敢入洛陽城。城中士庶都逃奔他方,又傳說爾朱榮要縱兵大掠紛紛狂逃,剩下的人不足十分之一二。爾朱榮奉帝還宮後,上表要求封贈莊帝的哥哥無上王爲無上皇帝,其餘河陰死難大臣皆追贈官階,以慰生追死。

接着,爾朱榮又在廷上建議遷都。莊帝唯唯,衆人諾諾。惟有都官尚書元諶公然說不可。爾朱榮大怒道:“遷都關你屁事,這麼固執已見!難道不知道河陰之事嗎?”元諶回答:“天下事當與天下人論之,奈何用河陰之事嚇唬我元諶。我,國家宗室,位居尚書官位。生既無益,死又何損。即使今天碎首斷腸,也無所懼!”爾朱榮大怒,廷上拔劍欲殺。從弟爾朱世隆一旁苦勸,爾朱榮才按下怒氣。當時在場諸人個個震悚,元諶自己神色自若。

幾天後,爾朱榮與莊帝登高四望,見宮闕壯麗,列樹成行,他自己嘆息道:“爲臣我先前愚昧啊,皇居如此之盛,我還要遷都,現在想想元尚書的勸諫,真是有道理。”由此,他不再堅持遷都之議。

五月,爾朱榮又被加封爲北道大行臺。他親自到光明殿入謝孝莊帝,發誓自己沒有貳心。魏帝親自離座止其拜,也發誓說自己從未猜疑過爾朱榮。爾朱榮大喜,求酒大飲,醉至人事不省。望着這位殘殺自己兄弟手足的權臣,莊帝殺心頓起,直想上前一刀結果爾朱榮。左右苦諫,說周圍侍衛全是爾朱氏黨羽。莊帝忍下惡氣,派人用牀擔着爾朱榮,送到中常侍省內的房間裡歇息。半夜,爾朱榮酒醒,心中後怕至極,從此不再到皇宮裡留宿。

爾朱榮的女兒本是魏肅宗的側妃。他又想把女兒嫁給莊帝當皇后,全然沒有“一女不嫁二夫”的概念。莊帝猶疑不決。黃門侍郎祖瑩勸皇帝隱忍,而且擡出“反經合義”的古理,莊帝就答應了婚事。爾朱榮大喜,自此又成了皇帝的老丈人。

爾朱榮舉止輕脫,喜歡騎馬射箭。他每次朝見,沒有什麼事辦,只是上馬下馬找樂子玩,很像是表演馬術。他又常常和皇帝一起在西林園大設宴席,射箭爲樂。同時爾朱榮還叫皇后女兒也在場觀看,把河陰漏網未殺的王公、妃主也共聚一處一起喝酒賞藝。每見到皇帝射中箭靶,他就起身邊舞邊叫,將相衛士們也隨之盤旋起舞,公主嬪妃們也不得不舉臂歡呼。實際上,此時的魏王朝宗室已經漢化極深,內心深處肯定極其厭惡爾朱榮這套胡人的把戲。但身爲線中木偶,只能對爾朱榮惟命是從。

酒酣耳熱之時,爾朱榮又盤腿坐地高唱家鄉胡曲。傍晚宴會結束,他又會和左右親信牽手挽臂大唱回波樂而歸。據筆者猜想,這很像俄國哥薩克那種蹲地盤旋前行的舞姿。

爾朱榮本性殘暴,喜怒無常,刀槊弓矢,不離於手。有一次他看見兩個和尚共騎一匹馬,大怒,派人揪下兩人,讓他們光頭互相重重撞擊。撞得沒有氣力時,又派人挾住兩個和尚,頭對頭猛撞,一直撞到兩人死去爲止。

爾朱榮率軍回晉陽前,把自己的親信死黨元天穆等人召入洛陽,佔據要職,凡是朝廷大官,全部換爲自己熟悉的人。魏莊帝對此無可奈何。

此時,魏國的葛榮叛亂已經勢不可制。葛榮兼併四方武裝,號稱百萬,圍攻鄴城。爾朱榮聽說這一消息,自師精兵七千,人攜兩馬(一馬爲副,方便晝夜兼行),直撲河北。

葛榮聽說爾朱榮這麼一點人馬,大喜於色,讓手下人準備些長繩子,揚言說爾朱榮到來就馬上把他們全捆起來。這位草寇出身的莽撞人背向鄴城,列陣數十里,散漫迎敵。爾朱榮打仗絕對是個高手中的高手。他先派兵埋伏于山谷間,準備出奇不意地出擊。又三人一組,派出幾百組騎馬四躍,揚塵鼓譟,讓葛榮軍人不知已方數目多少。雙方近距離混戰,考慮到刀不如棒好使,又發給兵士每人袖裡藏棒一枚,以便近擊。爲了防止兵士貪功,割首級求賞,他又下令戰後不以人腦袋爲封賞的標準,只以大勝爲準。試想,如果百萬人的腦袋一動不動讓七千個人去割,也得把這七千人活活累死。

兩軍相接之時,爾朱榮親自衝鋒陷陣,帶兵突出陣後,裡外合擊,大破百萬葛榮軍,並當場生擒葛榮。首領被擒,葛榮屬下全部投降。爾朱榮考慮到即使這麼多人投降,也還是一百多人敵自己軍士一個人,怕馬上俘虜他們會激起對方驚駭反抗之心,下令葛榮軍士就地遣散,可以親屬相隨,一概不問。“於是羣情大喜,登即四散。數十萬衆一朝散盡。”等到這些散兵遊勇出走百里之外,聚不起團來,爾朱榮才又派兵分道押領,並選擇其中的頭目首領,編入自己軍隊服務,使新附軍人都感服他的處置。

由此大功,爾朱榮又被魏朝加封爲大丞相,兩個兒子文殊、文暢同時封王。

擊滅元顥,功蓋魏國

河陰之難時,魏國的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顥都倉惶南奔,投降南朝梁國。魏莊帝元子攸即位後,天下有主,元悅和元彧都回到魏朝。梁武帝封元顥爲魏王,派大將陳慶之帶數千兵士護送他北還,其實是想扶植一個效忠樑國的傀儡政權。

在此,不得不說一下南朝梁國這位陳慶之大將軍。***讀《南史》,看畢他的事蹟後,也親批墨寶表示:千載之下,令人想往。

陳慶之,字子云。他自幼追隨梁武帝,勤忠事上,很被武帝親信賞識。大通元年,渦陽一戰他以少勝多,連破魏兵十三城,斬獲數萬,梁武帝手詔慰勉。529年,梁武帝授任他爲彪勇將軍,將兵七千,送元顥北還。當時魏朝都認爲元顥與陳慶之兵少勢單,根本沒拿他們當回事。不料,陳慶之率軍先克滎城,直逼樑國(地名)。魏朝大將丘大千有兵七萬,分築九城抵禦陳慶之。慶之率軍進攻,從早到晚,連撥三城。丘大千不敵,降於陳慶之。元顥即皇帝位。魏朝濟陰王元暉業師羽林兵兩萬屯考城,陳慶之攻陷其城,生擒元暉業。

兩人率軍繼續西進,直託滎陽,猛烈攻城。此時,魏朝元天穆與爾朱吐沒兒等三十萬大軍趕來增援,前後繼之,望不到盡頭。樑朝士卒大驚。陳慶之神色恬淡,解鞍餵馬,平靜地對將士們說:“我們一路上屠城掠地,殺人不少。元天穆等人率領的軍士,都恨得紅了眼要殺我們。我軍才七千人,敵衆三十多萬,只有抱必死的心才能得生。敵方馬多,不能與他們野戰,應該等敵軍沒有到齊時,急攻其城而據之。諸位不要狐疑猶豫,逃跑也不免一死。”言畢,陳慶之擊鼓發號,指揮兵士登城。已報必死之心的樑朝將士蟻附攻城,幾個小時就攻陷滎陽,抓住驚愕不已的守城將軍楊昱,斬其轄下將領三十七人。不久,元天穆引兵圍城,陳慶之率三千兵北城迎敵,大破敵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兩人敗走。陳慶之一鼓作氣,直擊虎牢,爾朱世隆棄城奔逃。

至此,魏朝中大亂,被爾朱榮擁立的魏莊帝元子攸單騎奔逃。元顥入據洛陽宮,魏朝宗室百官備法駕迎元顥。陳慶之獲封爲車騎大將軍、侍中。

爾朱榮親信元天穆率衆四萬猛攻虎牢。元顥派陳慶之迎擊。元天穆派費穆(就是勸爾朱榮大殺魏國王公朝士那位仁兄)率兩萬兵攻虎牢,自己帶着餘下的兩萬兵士在黃河邊上駐守觀望。由於自己心裡沒底,沒多久元天穆自己先率兵北渡黃河而逃。費穆兩萬大軍很生猛,攻得陳慶之幾千守軍都幾乎不住,虎牢城已即將被攻陷。忽然,費穆得知元天穆自己已經渡河跑掉,頓時泄氣,以爲沒有後繼軍隊接應,必敗無疑,就於陣前向陳慶之投降。陳慶之率軍又返擊大梁、樑國,全部攻陷。自銍縣至洛陽,陳慶之將七千之兵,橫行數千裡,共攻取三十二城,大戰四十七,所向皆克。陳慶之屬下七千士兵都穿白袍,這種裝束在戰場上看上去非常奪目,也顯現出他們自信必勝的勇氣。爲此,洛陽附近的民謠唱道:“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元顥進駐洛陽王宮時,侍衛後宮一人不少,按堵如故,畢竟都是帝室近親,黃河以南州郡大都表示服從。元顥坐上皇座,四方人情都盼望新帝英明,能重整朝政。元顥自認是天授帝命,驕怠漸生。從前的賓客和近侍都被升爲大官,干擾朝政,日夜縱酒取樂,不理國事。數千南朝兵士一朝來到魏國的錦秀都城,也都樂不思蜀,陵暴市裡,魏朝國人開始對元顥失望。

爾朱榮聞聽自己所立的魏莊帝元子攸奔逃於長子(地名),趕忙率兵奔赴。魏莊帝即日南還,爾朱榮爲前驅。十幾天內,兵衆大集,資糧器杖,相繼而至,直殺奔洛陽而來。

元顥據洛陽後,與陳慶之開始互相猜忌。魏朝宗室諸王也暗中勸說元顥脫離樑朝武帝的指揮。陳慶之暗中也有準備,他又勸說元顥:“現在外敵四集,應該稟明天子再派精兵增援。並宣令諸州郡,有南朝人流落魏境的都要遣返回去。”元顥與宗室諸王密議:“陳慶之兵士不過數千,已經難以控制。如果樑兵大至,我們魏國肯定要滅亡了。”害怕陳慶之密啓梁武帝,元顥就搶先上表,說:“現在河北河南皆在臣掌握之中,州郡新服,需要的是撫慰綏服,不宜加兵入魏,恐怕動搖民心。”梁武帝此時也表現得象個癡漢,下詔軍隊在邊境停止開進。

洛陽南朝兵不滿一萬,而降附的羌、胡士兵有十倍還多。軍副馬佛念勸陳慶之殺掉元顥,佔據洛陽。陳慶之爲人謹慎,沒有聽從。

爾朱榮與元顥和陳慶之在黃河兩邊雙方對峙。陳慶之三日十一戰,殺傷甚衆。爾朱榮窘迫無計,想要北還再想別的辦法。其屬下楊侃和高道穆等人力勸他堅持不動,派兵造筏,搶渡黃河。爾朱榮思前想後,同意此舉,派爾朱兆縛木筏,先發制人,擊擒元顥的兒子領軍將軍元冠受。

元顥屬下安豐王元延明聞敗大潰,洛陽失陷,元顥忙帥百餘騎南逃。陳慶之率領步騎數千,結陣東還。至此,從前所得諸城,一時又都復降於魏。爾朱榮自己親自率兵追擊陳慶之,正值嵩高河水暴漲,慶之軍士死散殆盡。陳慶之削髮裝扮成和尚,隻身一人步行逃回樑朝。雖如此,梁武帝仍以功封他爲永興縣候。《南史》記載:“慶之性謹慎,儉素不衣紈綺,不好絲竹。射不穿札,馬非所便,而善撫軍士,能得其死力。”儒將風采,千載一時。如不以成敗論英雄,陳慶之當爲南北朝第一奇將。元顥跑至臨潁時,從騎逃得一個不剩,被縣卒江豐殺掉,傳首洛陽。

驕橫跋扈,斃於帝刃

魏莊帝宴勞爾朱榮,並出宮人三百,賞賜有功將士。一時之間,魏朝看上去統治又得以鞏固。不久,爾朱榮又派爾朱天光和賀撥嶽一舉消滅掉關中大盜万俟醜奴等人,三秦、河州、渭州、瓜州、涼州、鄯州全部降附。

“挽狂瀾於既倒。”這句話用在彼時的爾朱榮身上絲毫也不過分。恰恰也正在此時,自以爲對魏朝有再造之功的爾朱榮跋扈至極。他雖在京師之外,但所有朝政均由他在遠方控制。魏莊帝左右大臣、內侍,全是爾朱榮安插的眼線,皇帝一舉一動這些人都會稟告給他。雖然事無鉅細全爲爾朱榮所伺察,魏莊帝仍舊勤於政事,朝夕不倦,多次親自覽閱案卷,消彌冤獄。

爾朱榮聽說皇帝留心於具體政務,非常不高興。吏部尚書李神雋清理官員選拔程序,發現爾朱榮推薦的曲陽縣令沒有任官資格,就沒有批准任命,另選其他有資歷的人上任。爾朱榮大怒,派自己推薦的人火速赴任,趕走了皇帝任命的官員。李神雋十分害怕,馬上上表辭職。爾朱榮便派從弟爾朱世隆掌管甄選官員的事情,一切都由爾朱家裡的人說了算。爾朱榮上書推薦北人擔當河南諸州長官,皇帝沒有答應。爾朱榮死黨元天穆就找到皇帝親自說服,莊帝仍然堅持已見。元天穆說:“太原王有大功於天下,又是大宰相,如果他請求替換全國所有官員,陛下您恐怕也不能不答應。爲什麼爲了幾個人擔當州郡長官的小事要和太原王過不去呢?”莊帝很有性格,正色言道:“太原王如果不想作人臣,朕也應該被替換。如果臣節猶存,那就沒有更換天下百官的道理。”此話傳到爾朱榮耳朵裡,氣得他哇哇大叫:“這個皇上是誰擁立的!現在竟敢不聽我的話!”

爾朱榮的女兒爾朱皇后也不是善茬,經常和皇帝過不去,發脾氣耍性子。莊帝派爾朱世隆規勸她,她憤憤言道:“天子是我們家置立的,現在敢對我這樣子。我父親本來要自己當天子,事情很快就要定了。”爾朱世隆也隨聲附和:“如果太原王自己當皇帝,我現在也是王爺了。”

魏莊帝外有強臣逼迫,內有惡後威嚇,經常怏怏不樂,一點沒有萬乘之尊的欣喜樣子。他惟獨慶幸天下多事,盜賊不息,這樣爾朱榮有事忙不過來,對自己的壓力還要少些。等到關隴大定,捷報頻傳之日,莊帝反而面有憂色。

城陽王元微與侍中李彧都憎恨爾朱榮專權,想自己掌握朝政,就天天暗中勸莊帝除掉爾朱榮。莊帝只要想起河陰大屠殺中自己兄弟大臣被屠戮的慘狀,就覺得爾朱榮必須要除掉才能免禍。侍中楊侃、尚書右僕射元羅、中書侍郎邢子才、武衛將軍奚毅都參與其謀。

此時,爾朱榮又申請入朝,聲言要伺候皇后坐月子。莊帝心中驚懼,既怕他來又怕他不來。天天與親近大臣商量殺掉爾朱榮的辦法。爾朱世隆懷疑莊帝舉動有異,自己派人在自家門上寫個匿名貼子:“天子與楊侃、高道穆密謀,要殺掉太原王!”然後他自己假裝發現匿名信,揭下貼子呈送給爾朱榮。爾朱榮此時沒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唰唰幾下撕毀匿名貼,往地上狠狠吐了口唾沫:“世隆真是膽小鼠輩,誰敢生殺我的念頭!”大概婦人第六感官發達,爾朱榮的老婆也勸他不要去洛陽。爾朱榮不聽。

530年八月,在近五千精裝騎兵的簇擁下,爾朱榮從幷州出發,旌旗招展,刀劍鮮亮。當時朝野人士都說爾朱榮要造反,又紛紛傳說莊帝要幹掉爾朱榮。議論紛紛。九月,爾朱榮到達洛陽。魏莊帝想馬上殺了他,又怕留在幷州的元天穆起兵爲後患,隱忍未發,下了一道詔書讓元天穆也進京。有人上書爾朱榮說莊帝要殺他,他馬上呈奏給莊帝。莊帝說:“外面的人都說大王您也要殺我,怎麼能相信傳言呢。”於是,爾朱榮不再懷疑,每次入朝覲見,左右從人不過數十,還都空手不帶兵器。皇帝見此,也想停止刺殺爾朱榮的行功。咸陽王元微勸道:“即使爾朱榮不反,也不能忍受他對皇上您這樣的逼迫,何況根本無法保證他不反!”

九月中,天文怪異,長星出中臺而掃大角。爾朱榮找來頗曉天文星象的恆州人高萊祖問其寓意,回答說是“除舊佈新之象”。爾朱榮很高興,以爲吉兆在己。行臺郎中李顯和奉承爾朱榮:“大王您得九錫的封賞都太輕,天子真是沒有眼力!”都督郭羅察附和:“豈止九錫的封賞,今年我正準備寫禪文呢(意即莊帝應禪帝位給爾朱榮)”。參軍褚光也講:“人們都說幷州城上空紫氣綺繞,肯定是太原王安登寶位的吉兆。”爾朱榮手下個個都覺得自己會新朝顯貴,對魏莊帝左右大臣橫加欺侮。

爾朱榮的小女兒嫁給莊帝的侄子陳留王元寬,他常常指着這個小王爺說:“最後我這個女婿肯定能幫我。”城陽王元徽對莊帝說:“爾朱榮肯定現在要除掉陛下,如果皇后生出的孩子不是男孩,他肯定立陳留王當皇帝。”恰巧前夜莊帝夢見自己持刀割落自己十個指頭,就問元徽和楊侃此夢何兆。元徽說:“毒蛇咬手,壯士斷腕,割指的夢寓意就在此,是吉兆!”

元天穆被召入洛陽,莊帝親自迎接。幾個人在西林園喝酒射箭,爾朱榮建議莊帝要他帶幾百人出外打獵。想起幾天前奚毅講爾朱榮要借出獵的機會挾持天子遷都的事情,莊帝更加下定決心除去權臣。他對中書舍人溫子升說:“朕現在所處情狀,就是死也要做這件事,況且還不定要死。我寧可像高貴鄉公那樣死,也不要像常貴鄉公那樣活着!”(指曹魏高貴鄉公親自指揮御兵想殺司馬昭,不克而死;常道鄉公禪位給司馬氏被留下一命。)

恰值爾朱榮、元天穆併入奏事,莊帝埋伏十幾個人於明光殿東側。兩個人坐下剛剛吃了幾口東西,突然有事起出,埋伏諸人從東階上殿,兩個人已經行至中庭,此次謀殺活動失敗。隔了幾日,爾朱榮到小女婿陳留王宅中飲酒大醉,對外聲言得病,連日不出。莊帝與左右密謀殺掉爾朱榮的計劃漸漸有所傳聞,爾朱世隆得知後勸爾朱榮快些把皇帝換掉或幹掉。爾朱榮向來不把莊帝放在眼裡,認爲他根本沒有能力做這種事。

參與密謀殺爾朱榮的衆人得知消息外泄,都非常恐懼。莊帝也越來越怕,憂慮其中有哪個人把事情向爾朱榮告發。城陽王元徽建議:“派人告訴爾朱榮,皇后生子,他肯定入朝道賀,趁此機會殺掉他。”莊帝說:“皇后懷孕才九個月,他能相信嗎?”元徽說:“女人懷孕不足月生孩子的很多,爾朱榮肯定不會起疑心。”

魏莊帝埋伏兵士在明光殿東序,對外聲言皇子降生,派元徽快馬加鞭奔向爾朱榮家裡道喜。

當時,爾朱榮正和元天穆玩賭博遊戲。元徽上前摘下爾朱榮帽子,就地歡舞盤旋。(唐朝李白詩:“脫君帽,爲君笑”,顯然北方胡人歡慶的禮節至唐朝時仍有存留。)此時,皇宮內文武百官絡繹不絕地到府上道賀,祝賀爾朱榮榮升爲外公。爾朱榮不得不信,與元天穆同時入朝。魏莊帝聽說爾朱榮來,不知不覺中因驚嚇過度臉色變得青灰。中書舍人溫子升見狀,說:“陛下色變。”莊帝連忙索酒痛飲,以壯膽力。爾朱榮入殿時,看見溫子升手拿敕書(宣佈爾朱榮罪行和誅殺他的敕令),就問溫子升拿的什麼東西。溫子升神色不變,只是回答:“敕書”。爾朱榮道喜心切,也不取視,直入殿內。

見到莊帝,爾朱榮未等開口道喜,忽然見莊帝手下兩個人手裡提刀從殿東門跑進,他馬上驚起,直奔御座想挾持莊帝抵抗。莊帝膝上早已橫備一刀,見爾朱榮衝上,直刺入腹,權臣應聲斃命。衆人舉刀亂砍,元天穆也死在亂刀之下。跟隨爾朱榮入宮的十四歲兒子爾朱菩提以及從人三十多個全被伏兵所殺。爾朱榮屍體橫陣於地,莊帝發現一個他上朝時用的手版,上面寫着朝廷去留人名,凡不是他心腹的人都在除名之列。莊帝嘆道:“這個混蛋如果今天不死,過後再也不能除掉了。”被殺時,爾朱榮三十八歲。

身死三年,家族屠滅

消息傳出後,爾朱榮妻子帥領部曲,焚西陽門跑出,屯兵河陰。爾朱榮的堂弟爾朱世隆本來想北奔,爲爾朱氏親信司馬子如所止,並還軍京師,遣胡騎一千, 臨城齊聲嚎哭索要爾朱榮屍體。大家誰也沒有料到爾朱世隆又敢回軍,洛陽城只得緊閉四門。不久,爾朱世隆北遁,沿途燒殺搶掠。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兆佔據晉陽,爾朱世隆據長子,加上爾朱家庭其他成員紛紛擁兵佔地,又推立太原太守長廣王元曄做傀儡皇帝。

魏莊帝以元徽爲大司馬,錄尚書事,總統內外大事。元徽原以爲爾朱榮一死,其黨羽肯定樹侄猢猻散,不料爾朱兆、爾朱世隆亂兵四起,賊衆日盛,他又驚又恐,束手無策。元徽本性又猜嫉,不想讓別的官員超過自己,只是自己和莊帝兩人遇事商議,商議整日也想不出所以然來。

爾朱彥伯、爾朱仲遠、爾朱世隆兄弟和爾朱兆等四面齊攻都城。十二月,爾朱兆以輕兵倍道兼行,從河橋西涉渡河。魏莊帝本以爲黃河天險,水深流急,爾朱兵馬不可能這麼快過來。天意弄人,那年黃河逢旱,水不過馬腹,爾朱兆的兵馬一突而入,一直衝到宮門,守門衛士才發覺,搭箭想射,距離已太近不能傷人,於是一齊散逃而去。

魏莊帝慌忙徒步趕出雲龍門外,正遇城陽王元徽乘馬逃跑,連聲呼喚,這位與之共定大計殺爾朱榮的王爺頭也不回,徑自逃命而去。魏帝束手就擒。夜晚,魏帝被單獨鎖在永寧壽樓上,凍得全身發抖,求看守兵士向爾朱兆要頭巾,爾朱兆根本不理。當夜,爾朱兆在宮內宿營,撲殺爾朱皇后所生的莊帝親子(孩子正在吃奶,活活摔死,慘絕人倫。怎麼也是爾朱榮的親外孫),遍淫宮內王妃公主,又在城內縱兵大掠,殺掉臨淮王元彧、范陽王元誨等人。不久,爾朱兆親手把莊帝勒死於晉陽三級佛寺之中,時年二十四。同時,又殺掉莊帝的侄子陳留王元寬。

三個多月後,爾朱宗族覺得先前所立的長廣王宗屬疏遠,又無人望,改立廣陵王元恭爲帝,是爲節閔帝,隨即又把長廣王殺掉。朝廷大臣集合,爾朱世隆主持商議給死去的爾朱榮上諡號,並考慮作爲貴臣配饗在哪個皇帝的廟中。司直劉季明說:“(爾朱榮)若配世宗,於時無功;若配肅宗,親害其母;若配莊帝,爲臣不終。以此論之,無所可配。”爾朱世隆大怒,斥道:“你應該死!”劉季明答:“我只是依禮而言,如果不合您的心意,殺剮任命。”爾朱世隆也無奈何。最後決定讓爾朱榮配饗孝文帝廟廷,並在首陽山專門爲他立廟。廟成不久,被大火燒燬。

爾朱宗族掌權後,公爲貪淫,生殺自恣,隨意封爵。爾朱天光佔所關右,爾朱兆佔據幷州汾州,爾朱仲遠佔所徐州、兗州,爾朱世隆重把持朝廷,一家人竟爲貪暴,如同虎狼,由此魏國境內對爾朱氏恨得咬牙切具,但因其勢力強盛不敢違抗。

先前曾勸爾朱榮自立爲帝的高歡騙得爾朱兆信任,取得從前葛榮降兵幾萬人的指揮權,尋機會脫離爾朱兆,另立山頭。接着,他公開指責爾朱氏殺害魏莊帝,起兵相擊。532年,大破爾朱兆於廣河。此時,爾朱家族內部也互相猜忌,尤其是爾朱世隆和爾朱兆爭權奪利最爲不和。但面對高歡的軍力逼迫,爾朱家族最後又聯合一處,幾個人各自帶兵在鄴城會師,號二十萬衆,夾洹水屯兵,準備與高歡決戰。

高歡馬不過二千,兵不過三萬,將士皆有必死的決心。大戰開始,高歡屬下高敖曹等漢兵奮勇衝殺,一舉擊潰爾朱家族二十萬大軍。爾朱度律、爾朱天光等將帥殘兵奔逃洛陽。大都督斛斯椿倍道先還,謀劃滅掉爾朱一族,牆倒衆人推,他們於532年4月入據河橋,盡殺在洛陽的爾朱氏黨羽。爾朱天光、爾朱度律將兵進攻,趕上連日連夜大雨,弓矢膠解,人士疲憊已極,於是西逃。爾朱世隆、爾朱彥伯被人抓住,在閶閭門外斬首,首級被送至高歡處。不久,爾朱度律、爾朱天光也被擒獲,一道問斬。最後只剩下一個爾朱兆,帶着殘兵回到老家秀容郡,時常四處搶掠,變成強盜一般的流賊。已成爲魏朝丞相的高歡屢次發令要率大軍征討,但連續四次出師又止,爾朱兆很是懈怠,以爲近期不會有兵來襲。

533年初,高歡預測到爾朱兆會在年首召開部落會議大宴賓客,先派都督竇泰以精騎馳奔,一日一夜行三百里,高歡自以大軍隨後,直殺秀容郡。竇泰精兵出現在爾朱兆的家外面,守衛軍士已因近日宴飲喝得迷迷糊糊,忽驚高歡軍隊,一時間驚跑迸散,不是被殺就是投降。爾朱兆逃到荒山老林裡面,窮迫無路,讓左右下手殺死自己持首投降,左右不忍。於是他自己先殺所乘白馬,然後自己在樹上套根帶子上吊縊死。至此,爾朱家族主要成員全部歸西而去。較魏莊帝被他縊死,爾朱兆自縊的痛苦又多了一層,真是現世報應,時間極速。

撰寫《魏書》的魏收對爾朱榮有如下評價,大致公允,現收錄於此,作爲對這個蓋世梟雄的一生總結:

爾朱榮屬肅宗暴崩,民怨神怒,遂有匡頹拯弊之志,援主逐惡之圖,蓋天啓之也。於時,上下離心,文武解體,鹹企忠議之聲,俱聽桓文之舉。勞不汗馬,朝野靡然,扶翼懿親,宗社有主,祀魏配天,不殞舊物。及夫擒葛榮,誅元顥,戮刑杲,剪韓婁,醜奴、寶寅鹹梟馬市。此諸魁者,或據象魏,或僭號令,人謂秉皇符,身各謀帝業,非徒鼠竊狗盜,一城一聚而已。苟非榮之致力,克夷大難,則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也。然則榮之功烈,亦已茂乎。而始則希覦非望,睥睨宸極;終乃靈後、少帝沉流不反。河陰之下,衣冠塗地。此其所以得罪人神,而終於夷戮也。向使榮無奸忍之失,修德義之風,則彭、韋、伊、霍,夫何足數!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