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漢末高順 > 漢末高順 > 

第614章連滅四國

第614章連滅四國

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

......

離開陽光城後,在船上,馮勇便向高順表示,他不願意再走了,希望與兒子接下來建立一個王國,穩定下來了;他估計,按照現在的升級速度,他堅持不到再升六級了,既然如此,不若過個穩定的生活,幫助兒孫建立一個富強的王國。

高順同意了他的請求,指着地圖道:“這片區域,有山有水有平原,既能發展農業,也有礦產,面積也足夠大,你可在此建國,且與弘熙爲鄰居,幫我照看着點,我也放心。”

高順所指的位置爲後世的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北部的幾個邦,面積有三十多萬平方公里;高順記得這裡非常適合發展農業,前世孟加拉國以不足十六萬平方公里的地盤,便養活了上億的人口。

這裡處於恆河下游沖積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北部和東部是大山,南面是大海,三面沒有威脅,西部大陸上的其它勢力來攻,可以撤到河東,據河而守。

缺點是地勢低窪,不過他有空間戒指,便於改造、利用當地的土地,這對馮勇來說不是難題。

總之,馮勇非常喜歡這裡,立即拜謝道:“謝謝陛下恩賜,勇定會教導兒孫,永遠與晉國睦鄰友好。”

李強對馮勇的退縮很不理解,馬貴等人卻向前祝賀。

隨後,衆人商量,先建設港城,位置選定在後世的吉大港,再在後世的達卡建設一座大城,作爲都城。

馮勇爲國家命名爲南漢王國。

現在,在這片土地上存在着四個國家,必須逐個消滅,這對擁有大軍的高順來說不是難事。

高順令高偉帶領衆人在大船上等待,他與李強、馬貴和馮勇悄悄的乘坐小船前往伽文國,這是他們首先要滅掉的國家。

伽文國處於恆河的入海口處,地跨恆河東西兩岸。

由於這裡地勢低窪,在那個時代,不便於發展農業,所以人口很少,不足三萬人,實力很弱。

如此弱小的實力,高順僅放出了三千高級步兵,便將該國輕鬆滅掉,並俘虜了國內的臣民爲奴。

隨後便開始大規模建設,大部分伽文國的百姓被安排到東部山區挖土石,以及在吉大港的位置挖城牆地基;高順等人利用空間戒指來運輸土石方,一是要增加城內的整體高度,避免被水淹,其次是填平周圍的沼澤和河道,使之成爲兩田。

挖好城市的地基,並夯實後,便開始建城,規劃的邊長爲三裡,高爲四丈,四面各開一城門,命名爲萬年城;由於有標準的料石,所以挖好地基之後,建設的速度非常快。

隨後高順又放出三千初級步兵和兩千工匠,開始大規模建設。

讓李強在此監督建設,高順、馬貴和馮勇又前去滅掉西北部的蘇摩國,這個國家的位置要好一些,不那麼低窪,人口也多了不少,有六萬多人。

動用了五千高級步兵和三千高級騎兵纔將其滅掉,並俘虜了全部的臣民。

高順感覺蘇摩國都城所在地不錯,便又爲馮勇在此建立一座小城,作爲西部的管理中心,城池規模與萬年城相同,地址爲後世的庫爾納,馮勇以高順的表字命名,爲鎮遠城。

建設好城池之後,留馬貴在此負責繼續建設;高順和馮勇又去滅掉在東北部的一大國,在其國土上建設南漢都城;南漢城規模比較大,邊長爲六裡,高達五丈,每側各開兩城門。

至於西北部,靠近山區的離車國,由於距離過於遙遠,高順便不幫助他了,由馮勇之後自行處理。

能幫助建設三座堅固的大城,馮勇已非常感激,有了這三座大城爲基礎,可在其周圍建設衆多的夯土城,到時候包磚後同樣堅固;且高順留下的官兵和工匠的數量,已是晉國的一半了,馮勇對此非常滿意,在此基礎上,不用幾代人,這裡便能發展爲一個強大的國家,因爲他有空間戒指,內部空間已達到1000立方米,所以他比晉王有更大的優勢,他的王國定比晉國發展更快。

高順建設的這樣堅固的大城,除去人爲破壞,幾千年內都不會壞掉,且很難被攻克,這是他的子孫後代在此牢固統治的基礎。

這時,高偉等人已登陸,在萬年城等候;衆人根本不知道這些官兵是高順放出的,他們還認爲這些人都是被征服的當地人,文化與魏國相似,因爲士兵的武器、鎧甲、語言等與此前的士兵一樣,就是那些工匠百姓等也說漢語。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建設,南漢國已初級規模。

馮勇派人回國,準備將萬年公主接來定居,他還是很戀舊的,內心放不下萬年公主。

任城公得知馮勇在外建立了王國,便把次子一家交給萬年公主,一同前往南漢王國。

萬年公主和劉協次子的離開,爲魏國百姓起了示範作用,對遠離故土,不再畏懼,很多在國內沒有耕地的百姓,也樂意接受南方几個王國的移民,特別是周飛和房良,爲兒子的王國出力不少,願意移民的百姓,皆由他們出錢糧、路費,到達後還分發耕地、糧食、房屋和農具等。

大量窮人移民,緩和了國內土地不足的矛盾,皇帝樂意如此,沒有阻攔,且這是高順所倡導的事業,他必須支持;爲此,他把國內所有的犯人,全部裝船,運往南魏國,既增加了諸王國的人口,也減少了國內的負擔。

這時,高順讓衆人在萬年城等候,他又與高偉、馬貴等人前往僧伽羅國,準備滅掉這個小國,在此建設一王國。

僧伽羅國就是後世的斯里蘭卡,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爲獅子國、師子國、錫蘭國等,是一座大島,面積爲六位五千平方公里,素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

這裡雖說是個國家,但是原始落後的部落衆多,實力都很弱小,被輕鬆擊敗,部民被貶爲奴隸。

在後世的科隆坡的位置,高順建設了一座大城,因爲該島嶼盛產珠寶,所以命名該城爲寶珠城,又在四周和中部平原地區設立多個小城,一個王國初具規模。

現在讓他煩惱的是任命誰爲該國的國王呢?連續建設的幾個王國,地盤都非常巨大,剩餘八人皆對未來的王國充滿了期望,根本不會看上如此小的地盤。

還是李強霸道,爲了他兒子的利益,不顧老臉的向高順建議道:“陛下,不若把向漢王國的國王遷居於此,把向漢王國歸於向魏王國的治下。”若是如此,他兒子的王國面積大增,實力增強不少。

高順思索良久,同意了李強的建議,李強親自出馬,拿着高順的手令,前往向魏國和向漢國宣佈高順的命令。

令高順沒有想到的是,戰領該島嶼一月之後,竟然迎來了一次升級;更令他沒想到的是,由於他連續滅掉四個小國家,令西部衆多的國家極爲恐慌,聯合起來,準備對抗高順的進攻。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