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當真沒了氣息?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鳳駕鸞歸 > 鳳駕鸞歸 > 

十七章 當真沒了氣息?

十七章 當真沒了氣息?

鬱青青端着雕花紅木托盤從迴廊拐了過來,在宛攸寧寢殿門前輕輕叩了叩門,在得到准許之後,方緩緩地將房門推開,輕步走了進去,將雕花紅木托盤放在桌上,將裡面的白玉碟一一取出,置於桌上。

宮女捲起了明黃色的幔簾,宛攸寧自裡面走了出來,見鬱青青正立在桌前,面上一喜,走過來笑道:“這些雜事何勞你費心?讓宮女們去做就好了。”

鬱青青笑着應道:“不妨事,我一向習慣早起,見她們忙忙碌碌的,便去搭把手了。”

竹音捧着兩份玫瑰糖蒸瓊酪走了進來,將玉碗置於桌上,對宛攸寧道:“奴婢本也說讓鬱姑娘歇着,不必操勞,若太子知曉了,指不定要怎麼責怪奴婢呢。”

鬱青青看着她,輕輕一笑,並未應聲,而是轉眸看着宛攸寧,笑道:“太子殿下,請用早膳罷。”

宛攸寧欣然入座,見桂花糖蒸慄粉糕、鬆穣鵝油卷、螃蟹餡炸餃子及瓜仁油松穰月餅放在白玉小碟中,顯得煞是好看,側眸看了鬱青青一眼,示意她一同坐下,方拿起玉箸,用起了桌上的點心。

竹音見了,垂眸一笑,帶着宮女們輕步走了出去,又將房門輕輕掩上了。

宛攸寧問道:“昨晚,可是去毓秀宮了?”

鬱青青一怔,輕輕一笑,應道:“不僅是毓秀宮,還去了天牢。”

宛攸寧輕笑,看了她一眼,又道:“你膽子真是不小。見到沈將軍了?”

鬱青青點了點頭,將昨日在天牢中沈建勳所說之言一一說與了宛攸寧聽,然後又將在毓秀宮所見之事也對他說了。

宛攸寧聽着,眉間緊蹙,輕輕嘆道:“這儷寧是越發過分了,”又側眸看着鬱青青,問道:“湘兒可有何對策?”

鬱青青應道:“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畢竟也不曉得二公主會從何處下手,如今只能靜觀其變了。”

正德殿內,乾德帝獨坐龍椅之上,煩躁地翻閱着面前的奏摺,看了約麼有半個時辰,實在覺得心煩意亂,將手中的奏摺重重的砸在案几之上,對底下之人喝道:“這都多少時日了!就一個沈君琰!你們便遲遲搜捕不到!你說朕要你們這些廢物做什麼?!”

衆臣一聽,紛紛跪地請罪,叩頭不止。

乾德帝見了,不由得更加煩躁,站起身來,衣袖一甩,又道:“請罪請罪!每天都是請罪!除了請罪你們還不會說點別的?!”

衆臣聽了,更是不敢再言,只低眉順眼地跪在原地。

高榮見了,在一旁溫言勸道:“陛下息怒,可莫要氣壞了身子。如今琅華公主已然回宮,諸位大人們便再無忌諱,抓到駙馬,那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乾德帝聽他依舊喚沈君琰爲“駙馬”,側眸看了他一眼。

高榮會意,輕笑着在自己面頰上輕輕拍了一掌,又道:“您瞧奴才這嘴,又亂說話了,該是沈家那亂臣賊子纔是。”

乾德帝方輕哼了一聲,轉開了頭去。

衆臣一聽,皆表了忠心,誓要將那亂臣賊子儘快抓獲,以安乾德帝之心。

乾德帝聽了,面色才稍稍緩和了一些,微一擡手,讓他們平身了。

衆人皆謝恩,緩緩起了身,面色恭謹地垂首而立。唯有一人,似是失魂落魄一般,目中無神,表情呆滯地仍跪在原地,似是並未聽見乾德帝之言一般。

乾德帝見了,定睛一看,正是刑部侍郎崔浩,不由得心生一疑。

高榮見了,輕咳了一聲,看着崔浩,輕聲喚道:“崔大人?崔大人?……”

崔浩仍是沒有反應,直到他身側的禮部侍郎察覺異樣之後,輕輕推了他一把,他方回過神來,竟見所有人的目光都彙集在自己身上,心下一驚,忙叩首道:“臣有罪,請陛下降罪。”

乾德帝狐疑地看着他,問道:“你今兒是怎麼了?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

崔浩擡眸看着乾德帝,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忖了好一會兒,方道:“回陛下,臣只是昨夜沒有睡好,因而精神差了一些,並未有何特殊之事發生。”

乾德帝眉間緊蹙,又道:“朕看你可不像是沒睡好的樣子,倒像是被什麼嚇到了,”他側眸看了看高榮,又道:“方纔朕也沒怎麼發火,怎麼就把他嚇成了這樣?”

高榮賠笑道:“那是陛下龍威驚人,將諸位大臣威懾到了。”

乾德帝乾笑了兩聲,又轉眸看着崔浩,又道:“說吧,發生了甚麼?”他雙眸微眯,語氣中多了一絲冷冽,又道:“朕這句話,不想再問第二次了,你最好老老實實地對朕說實話!”

崔浩一驚,叩首下去,有些顫抖地道:“陛下,臣…臣……實在是不敢說……”

乾德帝不由得更是心疑,又道:“你有甚麼不敢說的?!是朕讓你說!你若敢不說便是抗旨!”說罷,他又低眸忖了一會兒,道:“罷了,朕先許你一句,不管等會兒你說了甚麼,朕都會保你周全的。這下,總可以說了吧?”

崔浩一聽,也知不可不說,只得垂首應了聲“是”,便擡起頭來看着乾德帝,微微顫抖着道:“回陛下的話,臣今日上朝的路上,坐在車中國無聊,便想看看京城百姓安居樂業的樣子,因此便掀着簾子一路看着窗外。然後,臣突然……突然看見……”他有些遲疑,緊緊蹙着眉頭,似乎不知該說不該說,直到他看見乾德帝的眉頭微蹙,方繼續道:“臣在集市中看見了一個人,看上去似乎有些面熟,因而臣纔有此失禮之態。”

乾德帝聽了,不由得“撲哧”一笑,看着崔浩道:“你見到個熟人,就如此失魂落魄,你是欠他的錢嗎?”

高榮亦在一旁陪笑。

崔浩又道:“回…回陛下,臣倒不是欠他的錢。只是,那人應當已經故去十幾年了,突然出現在臣的面前,因而讓臣驚懼不已。”

乾德帝聽了,面色一凜,問道:“究竟是誰?!”

崔浩道:“回陛下,您可能不認得他,但是林將軍見了,卻應該是認得的。那人正是十幾年前效力於安北將軍楊謹知麾下的一名副將,微臣曾在西北軍營中見到過他,因而是認得的。”

衆臣一聽,面上皆是大驚,紛紛交頭接耳起來,自十幾年前楊謹知全家被誅以來,他的名字便已成了朝堂之重的禁忌,從來不曾被人提及過,而今聽崔浩這樣一說,不由得都是詫異萬分的。

乾德帝聽了,面色已如寒冰一般,雙眸緊緊地盯着崔浩,一字一頓地問道:“那你的意思是說,那十幾年前本該死掉的亂臣賊子又活過來了?”

崔浩叩首下去,應道:“依臣之見,可能是當年的漏網之魚罷。”

十幾年前,安北將軍楊謹知揹負了通敵叛國之罪名,全家上下更是在一夜之間被誅,追隨他的將士若有還未戰死的皆被擒回了京城,以通敵叛國之名被一一處死了。按理說來,應當是不會有甚麼漏網之魚的。想到這裡,乾德帝又看着崔浩,又問道:“除此之外,你還看見了甚麼?”

崔浩瑟瑟發抖,忖了好一會兒,才應道:“回陛下,臣實在詫異,便讓隨從跟在他們身後,只是他們十分警覺,不過一會兒的工夫便將臣的隨從們甩開了。只是,隨從後來來報,雖是將他們跟丟了,卻偷聽到了他們的幾句對話,而他們的對話之中,卻提到了……”他擡眸看着乾德帝,頓了一頓,又清清楚楚地說道“提到了‘公子’……”

乾德帝一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不可置信地問道:“當真是‘公子’?!”

崔浩叩首,應道:“微臣不敢妄言。”

乾德帝面色早已漢透,雙眸泛了血色,下令道:“傳朕旨意,全城戒嚴,定要將他抓住!”

衆臣紛紛跪地,叩首應道:“是!微臣遵旨!”

待衆臣皆散之後,乾德帝無力地靠在石青金錢蟒靠枕上,眸子低垂,暗自思忖,半晌不曾開言。

高榮默然立於他的身側,對他的心思自然是瞭如指掌,因而也不曾開言。

少頃,乾德帝悶聲問道:“高榮,你說,朕當年所做的決定,究竟是對還是錯?”

高榮一怔,低眸看去,見他並未看向自己,仍是眼眸低垂,頓了一頓,微笑應道:“陛下做的決定,自然是對的……”後面還有一句話,自然是未曾說出口的:就算是錯,那也是對的。

乾德帝輕嘆了口氣,又問道:“那時去西北的侍衛,回京後可曾提過楊謹知的幼子?”

高榮應道:“陛下當時也曾問過,奴才記得,當時的領隊說,小公子滿身是血地伏在楊夫人身下,已然沒了氣息。”

乾德帝擡眸看着他,又問道:“當真沒了氣息?”

高榮一怔,應道:“當時正是三九嚴寒,天降暴雪,就算當時尚有氣息,一個不過六歲的幼孩,哪裡還有活命的機會?今日之事,依奴才之見,多半是崔大人聽錯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