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這個明星愛好作死 > 這個明星愛好作死 > 

第176章 紅牛官微發博!

第176章 紅牛官微發博!

儘管鄒倚天帶來的消息一度讓奧地利紅牛龍國區內部相關人員都是震驚滿滿。

可震驚歸震驚,鄒倚天既然已經拍板決定將“折多山長板速降”正式立項,所以紅牛內部迅速在部門相關負責人的搭建下,以相當快的速度成立了“折多山紅牛項目組”。

這個數十人的專項項目組迅速忙活了起來。

項目組的負責人陳清沒有急着趕到折多山,而是和相應專業人員開了個會,從理論方面對本次狀況進行了一個深度的可行性分析。

而這一通會議最終得出的分析結果,讓項目組的衆人都有些壓力山大。

因爲就理論而言,蕭寧此次的挑戰不僅成功可能性極小,還有很大概率會出現事故。

甚至說,如果紅牛這邊沒有把一些準備工作做好,沒能創造出一個最佳的挑戰環境,蕭寧能不能活着離開折多山都得打上一個問號!

實際上奧地利紅牛的極限運動團隊並不缺乏在高海拔地區進行極限項目的經驗,完全稱得上經驗豐富。

在長板速降這一塊,他們之前甚至在歐洲最高海拔地區——阿爾卑斯山脈進行過相應項目。

可……

就算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點,那一次項目跟現在這一回也仍然無法相提並論!

衆所周知,阿爾卑斯山脈的確是歐洲最高區域,平均海拔在三千米以上,其最高峰勃朗峰的海拔甚至高達4810米!

可如果只比較海拔高度的話,就算是高達4800米的勃朗峰跟青藏高原地區的海拔比起來,那也只能是個臭弟弟。

畢竟就連折多山的最高點都比這所謂的歐洲最高點要高出一百多米了……

щшш.Tтka n.Сo

更何況當時紅牛在阿爾卑斯山脈進行的長板速降項目,只是阿爾卑斯山脈區域海拔三千帶點的地方。

這跟蕭寧要去的折多山本身在海拔上就不是一個檔次。

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如果不是土生土長已經適應高原地區空氣的人的話,一般人在這種地方進行任何運動,其實都是在跟閻王掰手腕。

一旦在運動情況下出現嚴重高原反應送醫不及時的話,是真的會死人的!

每年因爲高原反應去世的人真不少!

更何況蕭寧要進行的還是長板速降這樣本身就帶了玩命性質的、運動量極大的極限運動!

最關鍵的是!

鄒倚天之前明確跟下邊的人說過,整個挑戰蕭寧不會使用氧氣輔助!他的挑戰將會以不攜氧形式進行!

光是因爲高海拔造成的難度,就直接使得項目組好幾位專業人士實在無法看好本次挑戰的結果了。

再加之鄒倚天提供的一些其他信息,譬如速降總路程高達驚人的37公里,譬如最高時速140……

再加上折多山本身的路況複雜問題……

紅牛團隊的確是世界上最爲專業的極限團隊,可哪怕是紅牛團隊的他們,在瞭解到一切詳細情況後,也都是深感這次的挑戰難度完全就是地府級的!

會議持續到了一個鐘頭的時候。

項目組負責人陳清在聽完各個專業人員作出的陳述說明,各個項目組成員進行的討論之後,就算他是此次項目的負責人,這會兒也感覺自己的頭都大了。

不過。

就算衆人都不太看好此次挑戰的成功,這事卻仍舊得落實下去的。

倒不是說陳清有多相信蕭寧的能力。

而是這件事是鄒倚天親自給他打電話囑託過的。

蕭寧的長板速降能力怎樣不去管,但紅牛必須把準備工作和後勤做好。

這是鄒倚天的死命令!

最終,陳清看向仍在討論的衆人,拍了拍會議桌。

“諸位,我知道你們可能都不看好蕭寧的這次挑戰,可理論畢竟只是理論。”

“因爲最近紅牛並沒有在川西靠雪區進行過任何項目的原因,很多信息都是根據過往經驗與紙面數據得出的。”

“實際情況怎樣,還必須得實際進行才知道。”

在會議室裡說完這些話後,陳清瞥了一眼大家的反應,隨後乾咳了兩聲,作出總結道:“會就開到這裡。”

“今晚主要人員跟我一起直接趕往折多山,我們需要即刻進行大量準備工作。”

當天晚上,折多山項目組大部分人直接一同乘機離開了魔都。

因爲鄒倚天明確說過這個項目的準備工作需要在近幾天完成,爲了避免時間上的浪費,他們將用最快的速度趕到折多山。

翌日。

紅牛團隊於凌晨時分趕到蓉城後,留下了大部分人處理各類裝備、設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聯繫等等雜事,一小批人,則是馬不停蹄乘上直升機趕往了折多山,忙着分析天氣、路況等等因素以及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去了。

紅牛團隊這邊忙得不行。

但蕭寧卻睡得很香。

一覺睡到自然醒,九點過起牀之後,在簡單吃過早餐後,他便和柳薇薇以及幾位助理一起出發去了電視臺。

節目的正式錄製是在下午,不過上午要進行部分彩排。

彩排的重點,實際上也就是導演組給他們分配一下上臺次序、重新講一下各類規則的細節,爲了嘉賓們的狀態,並不會涉及到表演。

蕭寧這邊正在配合節目組進行彩排的時候。

另外一邊。

鄒倚天開始搞事了。

得知負責折多山速降項目的紅牛團隊已經趕赴蓉城、折多山,開始對挑戰進行準備工作後。

他迫不及待讓紅牛負責外宣的部門,在網絡上預告了折多山長板速降的挑戰。

微博上。

【奧地利紅牛龍國官方(V認證):我司將在幾天後與蕭寧先生展開全新的極限運動合作!】

紅牛這條僅有一句話的官微一發。

網上直接炸了鍋!

畢竟現在距離蕭寧上次在雙子塔的低空跳傘挑戰也就只過去了三天時間。

結果紅牛又要跟蕭寧合作新的極限挑戰項目!

大量的網友們紛紛涌入紅牛的官微評論區。

“啥情況?又要開始搞新東西?”

“這剛剛纔搞完低空跳傘啊,怎麼又要搞新的了?”

“所以全新的極限運動項目是什麼?既然說了是全新,肯定就不是跳傘或者之前蕭寧搞過的那些了吧?”

除了大量網友表示震驚之外,還有一部分蕭寧的粉絲卻是看不下去了。

“算了吧!好歹讓寧哥休息幾天啊!”

“就是啊!你們紅牛也忒狠了吧!真不把我寧神的命當命?”

“寧神雖然是神,但神也會累啊,你們讓寧神多休息幾天不行嗎?”

“紅牛,我勸你善良!給寧神放個假吧!”

“……”

類似這樣的評論還真不少,引起紅牛官方注意後,工作人員選取一條點贊數量最高的評論進行了回覆。

奧地利紅牛龍國官方(V認證):“小編也很想勸寧神休息,但是關於這一新項目的情況,根據小編所知,是寧神主動提出來的,無論是內容還是時間上,都是寧神要求的。”

這條回覆一出,蕭寧的那些極限運動粉瞬間變了臉。

“我草!寧神這麼敬業嗎?”

“不愧是我寧神!業界勞模啊!剛剛完成挑戰沒幾天又要搞!我草!”

“這確實太寧神了!”

“說實話寧神一開始不就是很頻繁在進行極限運動嗎?也只是前段時間秋冥山結束之後頻率變低了,現在回到正常頻次罷了!”

“蕭寧:‘各位都坐下,基操,勿6!’”

“……”

在得知前後兩次挑戰的時間距離較近的原因並非紅牛而是因爲蕭寧自己後,網友們開始不在這件事上糾結,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放在了本次挑戰本身上。

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全新挑戰,究竟是什麼項目。

在紅牛官微、蕭寧的粉絲超話、蕭寧微博評論區等各個地方的網友們進行各種猜測的時候。

時隔半小時,紅牛官微再次發佈了一則重磅消息。

他們的上一條微博是一段簡單的文字消息。

而這一則微博,則只有一張圖片。

圖片的內容分爲兩部分。

左邊的部分,是一座山峰的照片。

至於右邊的部分,則是蜿蜒崎嶇的山路十八彎。

有眼尖的網友一眼認出了這張圖片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這是折多山啊!康巴第一關!”

“紅牛發這個圖的意思是,寧哥這次的挑戰要在折多山進行嗎?”

“那不然呢?”

“所以到底是什麼挑戰?”

“看這圖的右邊部分,既然都拍了這種山上的公路,恐怕又是一次在路上的挑戰啊!”

“難道是騎車速降?這地方比秋冥山可誇張太多了!秋冥山只是一個十連發卡彎,這尼瑪光看圖的話,這地方看起來好像全程都是這樣的髮卡彎啊!”

“也不一定是騎車吧!可能是賽車呢?”

“你們能不能審題啊!好歹看一眼紅牛的第一條微博再發評論啊!紅牛說了這次的挑戰將是全新的挑戰!都說了是全新了,大概率就跟以前蕭寧進行的項目不相關的。”

“所以不是自行車、不是汽車、不是跳傘?那會是什麼?”

“有沒有可能是輪滑速降?”

“寧神還會輪滑?”

根據紅牛發佈出來的這張圖片,一衆網友開始針對蕭寧究竟要進行的項目是什麼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各種關於公路的項目被說了一通,自然也有人提到滑板、長板什麼的。

漸漸的,一些網友開始不那麼關注挑戰項目具體是什麼了。

因爲光看這圖片的話,不管蕭寧究竟是要在這裡幹啥,既然跟山路有關,那就一定是與速度、速降有關的挑戰內容。

“速降”這個關鍵詞被某位網友提出後,迅速得到了一衆其他網友的響應。

“確實啊!你們別關心具體的項目是啥了!不管是輪滑也好、滑板也好,這些什麼玩意不都一樣嗎!要在折多山搞這些東西!這意味着最終結果是要麼成功!要麼掛逼啊!”

“鄙人中專畢業只會說唱,文化水平有限,各位見笑了,鄙人之前還真不知道有折多山這個地方,剛剛查了下,發現這地方的最高海拔居然直逼五千米!”

“近五千米海拔玩公路速降!這腦洞也只有我寧神能想得出來!”

“真就離譜吧!兄弟們!反轉了!不是紅牛不把寧神的命當命,是寧神他自個兒不要命!”

“其他不論,但有一說一哈,紅牛確實撿到寶了!”

網友的熱議持續着,很快就把相應話題頂到了熱搜靠前的位置。

時間一晃,就到了下午。

魔都電視臺,第三演播廳內。

在黃翔確定之後,節目正式開始錄製。

評委入席、主持人講完開場白後,第一位嘉賓緊跟着就拿着話筒上了臺。

此時的後臺休息室裡。

已經穿戴好鼠頭鴨玩偶服的蕭寧,正在耐心等待着的同時看着休息室內的屏幕。

屏幕上的內容,是節目現場的實時畫面。

而他的周圍,其他嘉賓的狀態也大多一樣。

因爲《蒙面歌神》節目規則的特殊性,一旦嘉賓身份被認出就會“揭面”然後淘汰,所以參加節目的藝人都已經簽訂了節目錄制期間的保密協議。

除此之外,節目錄制期間,藝人未經允許都是不能擅自主動曝光自己身份的,不僅僅是對外如此,對待其他同樣參加節目的藝人也同樣如此。

所以這會兒僅僅是看着的話,蕭寧也不知道此時上臺的嘉賓是誰,同樣也不知道休息室的其他嘉賓都是誰。

“這個戴面具的嘉賓聲音聽着確實有些耳熟,但還真沒想起來是誰。”

“不得不說,這種節目規則還真挺有意思。”

“都不知道是誰,只能去猜。”

一直到第一位嘉賓表演完下臺,四位評委組成的猜猜團和觀衆們猜完嘉賓身份後,蕭寧纔將視線從屏幕上挪開,瞥了一眼他周圍的其他嘉賓。

之前蕭寧還以爲選玩偶服的會比較少,畢竟這玩意穿上之後還是挺笨重的,但實際上嘉賓之中也有很多選擇玩偶服的,貓、狗、兔子奇形怪狀的什麼都有。

接下來的時間裡,因爲自己的上場次序是第七位,所以蕭寧一直都是在看着別的嘉賓上臺演唱。

等了半天,一位穿着青蛙玩偶服的嘉賓結束演唱下臺後,總算是到了蕭寧。

而穿着鼠頭鴨玩偶服的他,剛剛登上舞臺,便引起了全場觀衆席一陣躁動。

原因,其實是因爲他相當別緻的造型。

“這特麼是個什麼玩意?”

“這是老鼠還是鴨子啊?”

“鼠頭鴨身?鴨鼠獸?”

“哈哈哈!其他不說,這一位的造型是真比之前六位強吧!”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