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提升
“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建設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提出和形成的戰略思想。“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起點上,全方位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又一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新飛躍,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新提升。“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有助於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助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現階段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四個全面”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高到新水平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強調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這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首次提出和高度概括。“四個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基本方面。在“四個全面”中,如果把它作爲一個理論邏輯框架來考察的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目標,是核心,是總綱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環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手段,是方法,是途徑,即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鳥之兩翼”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力和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以上三個全面的政治保證,這是“四個全面”的基本邏輯關係和基本理論框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推進、相得益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廣大人民羣衆創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道路問題非常重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
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爲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果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視角來看,“四個全面”是中國未來一段時期推進發展的長期的戰略佈局,是中國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保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四個全面”則是這隻獅子的四肢,平穩地支撐起其龐大的身軀,邁出矯健的步伐,縱橫馳騁,橫掃天下。“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把我們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高到新的認識水平。
(二)“四個全面”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階段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時期主張兩個文明一起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江澤民同志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推進到三個文明建設階段,這就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一起共同推進。胡錦濤同志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四個文明階段,即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齊頭並進。在新的歷史時期,以習近平爲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推進到新的歷史階段,這就是要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四個全面”爲戰略重心,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爲基礎,在全社會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共同推進,全面建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逐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需要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當中,一定要從整體上把握“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全方位、多角度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佈局是新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點。“五位一體”總佈局是要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是“五位一體”總佈局的思想性保證,起着引領和指
導作用。“五位一體”總佈局則爲“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奠定現實實踐性基礎。在經濟新常態發展條件下,“四個全面”與“五位一體”總佈局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共同架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大廈。在“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五位一體”總佈局的現實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被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三)“四個全面”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翻開了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爲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這篇大文章寫什麼,怎麼寫是擺在以習近平爲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前的大問題。伴隨着理論的進步和實踐的發展,通過“四個全面”戰略思想,這篇大文章已經開始謀篇佈局,書寫新的歷史時期的時代華章。
“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緊緊圍繞如何發展、如何改革、如何治國、如何管黨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問題,深刻闡明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提升到新的認識水平,鋪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畫卷。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裡需要堅守的基本政治綱領,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艱辛探索的重大理論結晶。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認清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同時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從這個基本國情出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改革發展、制定方針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都要充分體現這個基本國情的必然要求,堅持一切從這個基本國情出發。”這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產生的根源和基礎,也是我們書寫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文章的着力點。因此,現階段“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強調要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條件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最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四個全面”戰略思想開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翻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本章完)